游戏心理学研究:娃娃脸效应

发表于2023-04-25
评论0 1.9k浏览

游戏心理学研究:娃娃脸效应

法师猫不凡 写于2023.3.12

 

娃娃脸效应,是进化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又被称为“婴儿图式”假说。该假说认为,所有人类新生儿的外貌,即具有诸如:大头、小圆脸、清澈的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高额头、短下巴、肉嘟嘟的双颊等婴儿或儿童的脸部特征外貌,均会引发人们积极的情感反应。

         

而人类之所以会对婴儿产生积极情绪反应,以及其他特殊情感偏好,是源于人类自身抚养的普遍的生本能反应。因人类为了保证生存和后代的繁衍,则必须对婴儿进行尽心尽力的抚养、关怀、保护和照顾,以此让种族有延续的可能。而如果婴儿不讨人喜爱,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人们就不可能会费尽心力去照顾和抚养他们【1】。

         

而基于进化心理学的原理,婴孩因天生的弱小且需要成人的照顾和保护,才能让其得以生存的特性,导致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人类大脑经过千万年演化,最终让这种需求进化为了大脑的本能反应。最终导致人们一见到婴儿,即会激发古哺乳类脑中对哺育行为的本能反应,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另外,在此过程中,人体也会相应的分泌催产素等神经递质,以此强化这类情绪反应。最终,在催产素的分泌以及哺育本能的作用之下,人们才会对婴儿产生喜爱,以及想要保护、关心、照顾他们的冲动和渴望【2】。

         

换言之,这也是为何日式RPG、具有二次元风格的美术人设的游戏中,大多数角色都具有圆脸、大眼睛的面部特征的原因。而这类角色也往往会让玩家感觉“萌萌哒”很可爱。

         

例如,在《原神》中,不乏娃娃脸特征、小孩子造型的角色设计。例如,迪奥娜、七七、可莉、派蒙等角色均为典型。

         

Image

《原神》:该作不乏采用娃娃脸与小孩子特征的角色设计

         

而具有娃娃脸特征的角色人设,甚至可成为一个宣传、营销,以及维护企业形象的手段。例如,卡普空就曾在宣布科幻游戏《Pragmata》,由2022年延期到2023年发布时,使用了一个具有娃娃脸特征的蓝衣萌少女来发布信息,以此降低跳票可能引起的玩家的不满。而这一手段,不仅没有因跳票而引发玩家们的不满,反而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并纷纷夸赞女孩子很可爱,进而赢得了“萌混过关”的美谈。

 

Image

具有娃娃脸特征的蓝衣萌少女发布《Pragmata》跳票到2023年的信息

         

而心理学家西布罗维茨于1996年,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娃娃脸过度泛化假说”。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对具有诸如:圆脸、大眼睛、小鼻子等,娃娃脸特征的成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他们具有和婴儿相似的脸部特征,从而激发起了他们哺育、保护、照顾的本能。

         

换言之,这种保护欲的本能,不仅对婴孩有效,更会因为泛化效应的泛化作用,而对具有娃娃脸特征的成年人、小动物等其他生命体,甚至是物品(例如布娃娃,玩偶等)产生类似的泛化性反应。

         

Image

《愤怒的小鸟》:具有娃娃脸特征与拟人化设计的小鸟们

         

例如,在《愤怒的小鸟》中,可爱的小鸟具有着明显的大眼睛、大头等娃娃脸特征,且游戏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对小鸟的形象有所展现。
 

综上所述,具有娃娃脸特征的事物,会赋予人们以可爱感、治愈感的情感体验,并会让人们产生想要保护他们的冲动和欲望。而目前这一基于心理学的设计,不仅仅在动漫中有大量运用,在游戏、动画、影视作品等各类文艺作品中,更是屡见不鲜。  
 

参考资料

[1][日]原田玲仁.郭勇/译.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P176

[2]窦东徽, 刘肖岑, 张玉洁. 娃娃脸效应: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及过度泛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760-771

         

  • 允许他人重新传播作品,但他人重新传播时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用户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磨坊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
  • 可对作品重新编排、修改、节选或者以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和发布
  • 可将作品进行商业性使用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