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里用挖矿取代氪金,你愿意吗?

发表于2018-11-19
评论0 6.3k浏览



这个过程虽然是公开的,但并不透明。



区块链和游戏扯上关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各位都多少有所耳闻,但区块链和游戏结合的方式仍在不断推陈出新。


比如在今年九月,《逆水寒》在游戏里搞了个叫“伏羲通宝”,玩家能在自己游戏里的院子挖伏羲通宝。至于挖出的数量,需要根据玩家的算力决定。为什么是区块链概念而不是技术呢,因为这里的算力,并不是指计算机的算力,而是根据每位玩家的在线时长,活跃度等游戏内行为产生。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项“跨服务器、跨游戏的游戏虚拟资产管理标准” 。但实际上,直到目前它还未能够“通用”起来,并没有实现宣称的作用,所以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不过,在区块链概念大行其道的日本,真的有了一例“挖矿当钱使”的游戏。这个游戏叫《X-Overd》,由页游大厂DMM发布,在2015年开始公测。



DMM的风格大家都懂,《X-Overd》也不例外。它有两个版本,另一个叫《X-Overd R》,加了个R的那个是18禁,俩平台数据还是互通的。


游戏的设定是玩家将作为一艘名为“诺亚”的飞艇的舰长,和(抽卡抽出来的)伙伴们一起解决谜题,最终目的当然是拯救世界,总之曾经是一款中规中矩的页游。



为啥说曾经呢,因为这个游戏在十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个公告,表示开始完全免费化。



DMM页游里的大部分都是游戏免费,内置氪金道具,一般管这种叫“基本免费”。而这里的完全免费,指的是关闭所有氪金通道,不再有任何氪金道具,属于真实免费。


这听来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关闭氪金渠道一般是游戏停服前的操作。大部分游戏停服前的一段时间会关闭付款渠道,有的还会提高掉率或者发放大量道具来让玩家最后爽一下。


但《X-Overd》的情况有所不同,关闭氪金渠道并非是要关门的意思,从10月25日的免费化开始至今这个游戏仍在运营。只不过所谓的免费,也需要另一种代价。


氪金不够,挖矿来凑。《X-Overd》用“挖矿”替换了原本的氪金。


这里挖矿指的是挖虚拟币,游戏里原来需要充值或特殊活动才能获取的“宝石”,现在只能通过挖矿来挖出来。


在官方正式于10月25日将游戏更新为免费版后,发布的更新公告中是这样介绍挖矿功能的:


推出新内容“打捞”,通过打捞你可以获得“宝石”,通过使用宝石你可以从宝石扭蛋获得角色等。


在游戏里,“打捞”这个功能也是放在了主界面里比较显眼的一个地方,取代了原来的“商店”:


名字起得还挺实诚的


为了体验该游戏中最为完整的的挖矿数据,我毅然选择了《X-Overd R》版本进行挖矿测试。


在点击打捞之后,仍需要同意一份CPU使用权限许可,即可开始捞钻。



下方粉色按钮调整用于挖掘的CPU的利用率,占用率性能越好“CPUpower”就越高,而CPU性能越好这个值也会越高,挖矿效率就越大,说白了等同于你电脑的战斗力。


我用1个小时零12分的时间体验了一下挖矿,共获得64个宝石。



期间CPU利用率基本维持在99~100%。



一次十连抽需要2000宝石,如果按这个效率一次十连的宝石算需要挂机30+小时,不过挖矿的效率并不能稳定。即使在付出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挖矿所获得奖励数量也并不确定,也就是说,在同样CPUpower的情况下,有可能昨天你一小时挖了50个,今天半小时挖了200个。


虽然名字挂了个免费,但其实还是在某种意义上遵循了能量守恒:尽管看似没有金钱上的付出,但在事实上则是通过挖矿是给官方提供了价值的(再加上电费和硬件磨损)。


在玩家视角看来,只会有这段飞船不断打捞水晶的动画,或许还有感到机箱的发热,而这样就能随着挂机时间的增长,收获越来越多原本需要花钱的水晶。



这或将成为人生第四大错觉之一:感觉自己是在白拿钱,但其实还是在给人当打工崽。


而这段甚至可以称之为简陋的“飞艇捞水晶”的背后是一个叫做Hecaton Cave的业务。


官方对此未加隐瞒,在免费化的公告中如实写出:打捞应用了区块链技术,我们正在使用“Hecaton Cave(Hekaton Cave)”,将通过这次实验引入《X-Overd》。


Hecaton Cave这个名字首先就挺有意思,来源于希腊神话里被称作百臂巨人的赫卡同克瑞斯,这哥们在战神里还出现过,意思是 “由诸多帮手一起挖出来的洞穴”。


而在这个挖矿游戏里,玩家就是帮忙挖洞的百臂之一。


据其开发商SmileMaker介绍,Hecaton Cave目的是为游戏发行商提供创收新途径:把过去常常不氪金的玩家转化为可带来收益的玩家。


不仅游戏玩家能够收获相当于其开采价值的游戏内物品,能够更好地享受免费玩游戏,游戏发行商还可以通过挖掘虚拟币创建新的收入来源。



整体的业务逻辑官方用了一张简单的示意图表示,玩家通过提供CPU资源给官方进行挖矿,官方收到虚拟币奖励,玩家获得游戏内物品。


《X-Overd》不是这项服务的第一次试水,今年8月SmileMaker做了一款页游《Idle Explorer》,作为推广其服务的第一步。



《Idle Explorer》设定是一个蒸汽朋克世界,也是一款较为中规中矩的页游。



在这款游戏里同样未设氪金通道,在这里挖矿是“発掘”,这两个字非常明显的占据了屏幕的右下角,甚至取代了“战斗”。


这个游戏里挖矿的部分同《X-Overd》近乎一样,只不过是动画的区别。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Idle Explorer》的同意条款中有以下两项:


  1. 官方没有义务向客户披露有关挖矿部分的全部信息,如挖掘的币种或挖矿的情况。


  2. 官方可以通过不用通知玩家,就能更改通过挖矿而来的游戏内物品奖励。


也就是说,玩家并不知道自己给官方挖了啥,挖的怎么样,或者挖的价值如何。


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玩家并不能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与收获成正比。可能你挖出了500块钱,但在游戏里,只能兑换到50块钱的资源。


但即使这样看来,使用在虚拟世界打工这一方式换取虚拟游戏里的货币,似乎比用现实里的钱在心理上取得更多平衡,尽管电费什么的还是要交的。


而以游戏发行商的角度看,公司盈利不再是大R玩家一支独苗,而是以免费玩家的劳动力为主力,获取虚拟币。


从单一的氪金玩家变成氪金玩家+矿工玩家


Smilemaker认为,通过这种货币化模式的这种变化有助于整体健康的游戏产业,并且不受国家之间收入差距和汇率的影响,扩大游戏受众区。


HecatonCave对游戏厂商而言,这种通过玩家挖矿而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确实新颖,Smilemaker自称是世界第一款。


不过有一个游戏倒是有点像,steam上一款游戏《抽象主义》偷偷用玩家电脑挖矿,这事我们也写过,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抽象主义》是通过给在线时间越长的玩家赠送越好的礼物这一点来让玩家长时间在线,神不知鬼不觉的绑架在线玩家地电脑从中盈利。


都是用玩家电脑挖矿,虽然形式很像,但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前面提到的页游很明确的征求了玩家的意见,并给玩家提供了奖励,以目前来看这是一种相对友好的区块链利用方式了,虽然过程也并不透明。


近几年开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如上述这种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始在这方面试水,像本文提到的游戏也已经分了一杯羹。加上国外的一些大厂也在用不同方式引入区块链技术,似乎未来这项技术要和游戏联系得更紧密了。


但我们也要牢记的是,归根结底,游戏还得好玩,毕竟再怎么改变氪金的手法,最终玩家看的还是游戏的内容质量。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