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如何看待刷差评的 中国玩家快征服了Steam?
4月初,在登陆主机平台一个半月,登陆Steam平台两周之后,《尼尔:自动人形》累计销量突破了100万份。虽然游戏的PC版本存在一些性能问题,但仍然在Steam上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好评,是《绝地求生大逃杀》上架前今年游戏行业的最大黑马,单月销量很可能超过了导演横尾一郎此前参与制作的几款游戏的销量总和。
不过到了4月28日,《尼尔:自动人形》在Steam上的玩家评价出现了如下变化:
短短一天时间里新增了1,113个差评,差评总量翻了一倍。到5月初,这款游戏的“最新评价”已经从多半好评下降到了褒贬不一。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突然之间这么多玩家给游戏打差评?这是因为在4月27日,Square Enix面向亚洲市场推出《尼尔:自动人形》——却不支持中文。几小时后,他们将游戏在中国区的售价调高了一倍。事实证明这真的是激怒上千个玩家的好“办法”。
在Steam,“刷差评”不算新鲜现象。早在2015年,Valve曾试图开放《上古卷轴5:天际》的Mod收费功能,允许Mod作者向玩家收取费用,导致该作遭到如潮差评。但这一次《尼尔:自动人形》被玩家大规模差评,表明Steam玩家社区的权力架构已经发生变化。
在用户数量方面,中国目前是Steam用户最多的第三大国家,拥有约1700万名用户,仅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不过从带宽消耗的角度来看,中国排名第二,用户使用Steam所耗流量占Steam总体流量近10%(美国用户使用量占比19.7%,俄罗斯用户占比5.8%)。
中国Steam用户基数庞大,并且仍在快速增长。这为在几年前还无法向数百万中国玩家销售产品的PC游戏开发商带来了巨大机遇,不过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
用户刷差评的原因和影响
就算一款游戏暂时还没有被中国玩家关注,开发者也应当记住,许多原因可能导致被刷差评。游戏涉及的某个政治或社会话题也许会触怒一批愤怒的网民,也许玩家会因为游戏里存在某个明显问题,或者认为售价不公而抱怨。
过去一个月,我们已经见证了两个著名的刷差评案例。请看看《侠盗猎车手5》和《十字军之王》的最新用户评价。
两款游戏之所以遭到大量差评都事出有因。《侠盗猎车手5》发行商Take-Two决定关闭热门MOD工具Open IV,导致该作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约35,000份差评;《十字军之王2》被差评则是因为开发商Paradox决定在某些地区提高游戏售价。
在这两次事件中,Rockstar和Paradox均因为用户的强烈负面反应而改变决定。
用户差评是否真的影响了两款游戏的销量?这很难说,但很有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具体到每一款游戏,刷差评似乎并不会伤害它们的短期销量。“SteamSpy创始人谢尔盖·加林金(Sergey Galyonkin)写道,“2015年,《收获日2》(Payday 2)在内购引发争议那个月的销量,就超过了此前一个月,但游戏打了很大折扣。在用户因为对资料片不满而针对《方舟:生存进化》刷差评的那个月,游戏销量达到了前一个月的两倍,尽管它在那段时间打折力度不大且没有任何限免活动。”
“当然,用户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通常是因为他们对游戏的信任度下降,但这很难量化。”
正如加林金所说,玩家对游戏信任度的伤害,也许更值得开发商关注。如果直接评价那些愤怒玩家的行为,有可能会触怒玩家,所以我采访的所有开发商和发行商人士都不愿意对这个话题发表评论。
对很多玩家来说,如果他们对某款游戏感到不满,在Steam留下负面评价是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与在Twitter或在留言板发表评论相比,这更直接,很可能也更有效。Steam评价系统有可能被滥用,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它确实发挥了作用:玩家可以评价一款游戏,为潜在购买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了限制Steam评级系统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Valve也在采取措施,例如将免费获得游戏的玩家的评价从总体评分中移除。
在Steam,另外一个变化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退款。
“退款机制太棒了。”塔防游戏《守护者冒险》(Defender's Quest)的开发者拉斯·道切特(Lars Doucet)说,“既然有了退款通道,如果有人讨厌我的游戏,他们就会申请退款。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在评价区大发脾气,愤怒的玩家在收到退款后就不再愤怒,很可能也就不会再写一份让人不舒服的评价。”
“我有一个单独渠道来了解那些索取退款的用户留言,他们也许会抱怨,这没问题。他们可以待在那儿。这套系统无法解决问题,但我认为它对开发者和玩家都有好处。“道切特说道。
道切特经常在博客文章中谈论关于Steam的各种话题。虽然《守护者冒险》在Steam的好评率达到97%,但我仍然想了解他对刷差评现象的看法。道切特指出,如果Valve对Steam商店做出一些改进,基于用户评价来归类游戏,那么某些评价总量较少但好评率高的游戏将会被更多玩家发现。而这也会让刷差评变成一个更强大的工具。
在道切特看来,刷差评是否是Steam评价系统的必然产物?如果玩家希望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作为一个开发者,我特别害怕大量玩家发表对游戏的负面评论,尤其是这些评论并不仅仅出现在我的个人社交媒体上,而是会出现在与我的生计直接相关的商店主页。”道切特说,“但我很难去同情那些对用户建议充耳不闻,完全反消费者的大型3A公司。他们理应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与此同时,如果你是一个小型开发团队,遇到像这样的情况,你会觉得这些网络暴徒真的非常讨厌。相比在Twitter上发表负面言论,限制他们的唯一因素是他们必须先花钱购买你的游戏,才有权在Steam写评价。”
道切特还曾在撰写文章时谈到中国市场为独立开发者带来的巨大机遇。据他说,如果开发者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未经汉化的游戏,很有可能会遇到麻烦。
中国已经成为开发者不能忽视的庞大市场
2016年10月份,中国Steam玩家针对《Football Manager 2017》发表了数百份差评,抗议该作没有汉化。中国玩家之所以感到愤怒,部分原因在于开发商总监在5年前曾发表言论,承诺如果游戏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他们就会对其进行汉化。另外也有人对游戏使用Steam创意工坊的民间汉化感到愤怒。
事件发生后,《Football Manager 2017》发行商世嘉不得不出面救火,宣布将推出游戏的中文版本(今年4月份发布)。根据SteamSpy对玩家评价的统计,你会发现差评数量在那之后出现了下降,某些中国玩家修改了此前他们对游戏的差评。
但许多差评仍然存在——在Steam,《Football Manager 2017》的总体好评率仍然只有44%。值得注意的是,玩家的差评不仅仅针对《FM2017》,《FM2016》同样受到了影响。
当《尼尔:自动人形》在中国区售价上升之后,另外几款Square Enix的游戏也收到了许多差评。4月28日,中国玩家针对《古墓丽影:崛起》发表差评,以此作为对Square Enix调高《尼尔:自动人形》售价的惩罚。《古墓丽影:崛起》经历了登陆Steam以来的第一次大幅度玩家评价的波动。
《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开发商Red Hook最近发布了首个DLC“Crimson Court”,不过这款游戏遭到了一些中国玩家的批评,原因是他们对等待汉化版感到厌烦。早在2015年,开发商就曾谈到对游戏进行汉化,但至今仍未实现(有玩家在翻译《暗黑地牢》,项目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不过还没完工)。
很难评判玩家差评是否会对游戏销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开发者应当记住:如果你曾向中国玩家承诺对游戏做汉化,他们就会有所期待,并且会通过Steam的评价让你知道他们的意愿。
如果一款游戏有汉化版本,随着Steam在中国的崛起,中国市场或许会成为小型开发团队的新生命线。正如道切特在今年早些时候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一次本地化能像这次这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汉化之后《守护者冒险》Steam版本在中国市场的总收入,有45%来自上周,换句话说,来自中国的收入立刻翻倍了。”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谁都无法保证一款游戏能否在中国走红,甚至无法确信Steam是否能在中国一直存在。在中国,经常有游戏被管制,但至少到目前为止,Steam有着自己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Dota 2》很受中国玩家欢迎。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将在7月份重新上线一个与Steam竞争的平台,有可能会颠覆当地PC游戏市场。没有人能预见未来,变化成了唯一的常态。
但只要Steam继续在中国存在,中国玩家的影响力就会持续增长,谁都无法忽视1700万玩家的能量(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