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入国外的游戏行业工作?
本文是对知乎上,“怎样进入国外的游戏行业工作?”一问题的精华答案汇总。
我是2010年去了CMU的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ETC),后来去了2K直到去年跳槽来到Crystal Dynamics。虽然时间没有很长但也认识了不少来自国内的同学、同行。总结大家的升级路线如下:
1、国内本科(随便啥)-> 美国硕士(游戏相关)-> 美国游戏公司
2、国内本科(随便啥)-> 美国硕士(计算机相关)-> 美国游戏公司
3、国内游戏公司(育碧)-> 美国游戏公司
路线1: 一点儿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这里说的游戏相关硕士,并不是说Full Sail、Guild Hall那样纯教游戏的学校,而是说像ETC,USC Games、UCF FIEA这样在综合性大学里面的游戏部门,可以让你有广阔的见识和全面的能力。此外,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本科的时候把游戏当专业,因为做游戏更像是一种技能,而不是学问。真正好的游戏需要制作者有各方面的积淀。我不觉得纯教游戏的学校能够提供这些。珍贵的大学时光还是学点儿靠谱的东西为好,课余时间自己做做游戏玩儿。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看法。这些游戏相关的学校一般有比较强大的校友人际关系,会有游戏公司直接来招聘,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路线2: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就是这么进的游戏圈。但是呢,他们一般都不会呆太长,就跳糟到做手机app或者互联网或者其他和游戏无关的公司去了。
为啥呢?因为做游戏不赚钱啊!看到这儿有人也许会惊讶,啥,不赚钱?!你丫蒙我玩儿呢……可是事实就是这样,除非你是某大红大紫手游的公司创始人之类,否则你就是普(da)通(gong)人(zai)一枚。普(da)通(gong)人(zai)呢,在不同行业行情也差很多的。一个计算机相关硕士刚毕业的码农,年薪在游戏公司可以拿到大概8万左右,但是去做app呢,可以有10万,能力突出点儿的更是被硅谷各大公司以更高价收了。我呆过的两家游戏公司,基本没有印度人和中国人(两人以内)。我认为并不是说游戏公司要求有多高,把在美国最勤劳勇敢的阿三和老中都难倒了——而是做为新移民,站稳脚跟才是最重要的,精神追求也要有经济支持才行。在硅谷这个房价至少100万还各种被中国现金买家秒杀、保姆2000刀一个月的地方,要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时不时抽风裁员的游戏行业不会是最好选择。啊咧咧……貌似有点儿跑题了……总之这也是一个可行的路线,只不过到时候选择多了会走上其他的路吧。
路线3:前面也有人说过了,育碧简直就是海外游戏人才培训中心……我见过从中国直接来美国游戏公司的,全部出自上海育碧……对他们过去的经历我并不了解很多,也就不在此忽悠群众了。
以上只是比较笼统的概括,如果再细分到主机游戏、手机游戏;程序员、美术、设计师,那简直可以写一篇超长论文了……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观察到的吧。主机游戏公司的门槛比手机游戏公司高,但是薪酬低(简直就是找虐有木有……)。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主机游戏开发比手机难,大型游戏常常会有涉及较为底层的优化,毕竟有那么多的内容要在PS3、4和XBOX360、ONE上有限的内存和运行能力下呈现,很多工作室也会自己写引擎。手机游戏编程更多地是短时间内在现成的引擎里写游戏玩法。二是主机游戏如今的制作模式存在问题,一个游戏需要好几百人花好几年做出来,然后卖的钱还不如十几人花两三个月做的手机游戏在几个月内的收入来得多。主机游戏开发公司倒是也想给员工涨个薪水,无奈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就分工来说,程序员在哪儿都吃香,不管水平怎么样只要你能编个东西出来,面试前猛嗑点儿题目,基本不愁工作。美术到哪儿都悲剧,一来是美国人本来就爱做这种艺术家的工作,这一块已经比较饱和;二来中国美术水平越来越好,比起在美国本地雇人、项目结束后再开除,外包出去反而是更划算的选择。除非你无比厉害让老美五体投地自愧不如、让他们心甘情愿不雇佣自己人而是花钱赞助你的工作签证、绿卡,否则真是很难找到工作。设计师最难是第一份工作,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收设计新人培训给自己添堵,这就得自己折腾了,多做作品展示给别人看你的能力,有了经验以后就没那么难了。
最后,和上面现实风格很不符地,想和大家分享我一个朋友的经历:
他一直很想做游戏设计师。很早和我们玩LOL(撸啊撸)的时候就说,我想去Riot做设计师,真的想。当时我们都前途未卜,只能互相打气加油,说你一定行的。于是他去投了简历,第一轮电话面试,没过。我们问为什么,他也没怎么回答,只看到他后来越来越努力地学习游戏设计,去GDC只为和Riot的人聊天,和面试官保持联系讨论游戏。过了半年他再次申请,电话面试,这次过了,下一轮,设计测试。我还记得他那两个星期没日没夜都在忙这个设计。结果,没过。那时面试官和他都熟了,指点他设计的不足及如果改进。又过了半年,他又投出了简历。有人在背后冷嘲热讽说脸皮真厚,也不怕惹人嫌。这次,他通过三轮面试,成为Riot的一名游戏设计师。
总的来说,国人想进入美国游戏行业不容易,岗位不多,主要还都在免费休闲类游戏圈,本地优秀人才竞争激烈,美国对外来人才也有限制专业能力一定要过硬,这点在哪里找工作都一样,竞争越激烈这点要求越高语言也是,哪怕不工作,要在一个国家愉快的玩耍为了自己也是需要语言技能的。
说这些关于签证的是意思是:国际人才只能找养得起外国人的大公司,或者小公司愿意为你麻烦这一点对想到美国做游戏的青年的影响就是:现在美国的游戏行业百花齐放,很多新兴的工作室,独立开发者,艺术游戏令人耳目一新,但如果你不是美国人,是很难参与进去的。
独立开发者很多是5人以下小团队,根本不招人;行业新星有十几二十人规模了,精力都放在游戏制作上,一般不愿意为一个新员工增加一堆琐事。养得起外国人的大公司,现在岗位多的主要有这几种:
1、手游,休闲游戏,如Zynga,Gameloft,Kabam,Kongregate
2、传统大厂转作手游,如EA, Disney,2K
3、核心向游戏大厂,如SCE, EA,Activision,Blizzard,Riot及众多开发商如NaughtyDog,Bungie, Infinity Wards,Treyarch,Bethesda,Gearbox,CrystalDynamics(这些前阵子都有开放岗位)
大多国人想来美国做游戏可能都是奔着3来的,但现在手游相对火得多,核心向游戏的岗位相对而言较少。找起来就跟正常工作找法无异,可以上官网投,也可以上招聘网站,如LinkedIn,Gamasutra,Glassdoor, Monster,Indeed
核心向游戏公司申请流程其实也差不多,也是上官网或者招聘网站投,但是难进很多,因为岗位少而且大量美国本地人想进,连程序员这种在普通软件公司被中国印度人占领的职业在游戏公司里都以白人为主,有的人从小做MOD写引擎画同人编独立梦想着进心仪的工作室,而老人(老到Atari那个年代)都还在圈子里不断跳槽。
所以要想进这个圈,专业能力必须是极强的,主机从业经验几乎一定要有,然后是热情,你必须得喜欢玩那个工作室的作品,对整个行业也必须很有热情,这点会要求在面试和Cover Letter(求职信)中体现 -- 美国公司通常申请时需要提交Cover Letter(求职信),有些公司或行业看得不仔细,通用模版就可以混过,游戏公司通常都会仔细读,你需要在一篇短短的文章中显示你对这家公司的热情。这直接就意味着不能海投,只能挑几家你真心想去的。
面试上我只有程序员的经验,简单的说,一线工作室比软件行业的大公司要难,软件公司的面试题多是模式化的程序题,网上能找到很多面经,比如http://CareerCup.com,http://LeetCode.com。游戏公司也会考这些题,但除此之外还会考跟游戏相关的题(图像,数学,物理,网络,系统构架),以及关于那家公司用的科技的题(OpenGL, DX, unity, Unreal, Web),或者当场写一个小游戏,有些面试官(也是程序员)甚至会考他们自己最近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一个面Bungie的人遇到的),所以刷题还是要刷,但还要准备很多干货,能提前做好的功课比如目标工作室用什么科技最好也早早准备好。
你精心准备了很久,投完之后很可能了无音讯,可能你的材料被扫过没有仔细看,可能有更好的人选,可能技能不符合开放的岗位。这种情况很普遍,尤其如果投的公司不多,只能等出新岗位了继续投,所以不要孤注一掷地申请,同时工作或学习都需要进行着。
而且同一家公司最好不要同时投太多职位,有些公司(比如暴雪)会觉得这是对行业不了解/不知道这些职位分工都在干啥,或者不知道自己想干啥职业目标不明确的表现。
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