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与制作基础能力:表达能力
发表于2015-10-30
现在的游戏设计与制作需求的能力是多维度的,工艺也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作品。人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就需要“表达”,更直白的讲,就是“说话”。“说话”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这没有人会否认,但它的重要性和难度却常常被低估,我也是工作之后才意识到,虽然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讲了几十年的话,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把话给说好。(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或别人讲述“麻将”、“斗地主”、“三国杀”等游戏的规则时的情景)
在游戏行业,我们可以经常听到程序吐槽策划——“能不能先想清楚了,再说”,其实很多时候是表达能力不足,想好了,但没有说好(当然,也有的是真没想清楚)若是刚工作,这很正常,也没什么好丢脸的。在我们学生时代,不用很好的表达能力,就能搞定日常生活、学习了,而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表达能力几乎是必备的。记得刚入行时,我的表达能力也就一般般,后来悟到一些东西,再加上反复练习,就变得厉害了。
今天,我就把关于“表达”所悟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主要是:
【三个层次】
讲明白:发泄情绪,是不需要逻辑,不需要道理的,所以如果察觉出自己(或别人)是想发泄,就都不要太纠结如何表达,只要说出来,就爽了。除此之外,我认为表达最起码要达到的目标是“讲明白”,能让别人听懂你为什么要讲,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思,与核心观点又有何关系。要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很多报告,好像每句话都懂,但整场听下来,却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这也和英语不太好的同学看阅读理解类似: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在说啥,完全看不懂。好的表达:目的明确,逻辑清晰,让人明白。
能记住:许多会议、演讲,我们在听的时候,也都能听懂,但不用说过几年,哪怕刚刚结束,就记不太清刚才听了些什么(是不是大多数上课都这样!)我高中的生物老师在这点上就很厉害,很多知识点我到现在都记得,如:大肠有重吸收功能。他当时说,“同学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想拉屎,但因为当时有事,忍着了。忍了很久之后再去厕所拉,很干,很用力才能拉出来,拉出来的屎也是极其干燥的⋯⋯(具体不形容了,请自行脑补)这是因为大肠具有重吸收功能,能反复汲取大便中的水分等物质⋯⋯”所以,哪怕到今天我都记得,而且还有效地帮助我更健康。优秀的表达:会讲述故事,传递体验,让人记住。
被感染:现在信息超级发达,只要你想学就能快速地找到相应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见识、经验、陈见也让我们更难沉浸下来,一堂课、一次会议、一场演讲如果在几分钟之内没有引起兴趣,就容易开小差、玩手机,很难接收到表达者想传递的东西。与之相反,有些表达会感染我们,一旦被感染了,信息就能被深度理解,而且对即将要做的事、面对的挑战也会动力十足。许多书、演讲、电影、游戏都曾深深地感染过我,带给我的不止是知识和信息,还有记忆、情感,以及美。卓越的表达:传递情感,打动人心,感染自己,也感染他人。
这几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接下来的道理和方法主要是想帮助大家达到前2个层次,第3层有缘再说。
【两个原理】
开头提到“介绍麻将规则”,其实是一项很难的事情,如果我们运用“树结构”来思考和表达,就能够让它变得简单很多。“树结构”是什么?就是用大自然中树的结构来比喻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整棵树可分为:树干、树枝(第一层)、树枝上的树枝(第二层)⋯⋯最后是树叶。用纯文字表达,如:
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全班同学
1. ⋯⋯
1.1 ⋯⋯
1.1.1 ⋯⋯
1.1.2 ⋯⋯
1.2 ⋯⋯
⋯⋯
2. ⋯⋯
2.1 ⋯⋯
2.1.1⋯⋯
2.1.2⋯⋯
2.2 ⋯⋯
⋯⋯
用思维导图表达:
表达与“树”的对应关系:
那为何用“树”来表达复杂信息?因为,人在同一时间处理的信息复杂度是极其有限的,而“树”能把复杂的信息拆解成若干容易表达的简单信息,再分别表达。试想一下,分别描述“庄闲”、“有哪些牌”、“如何和牌”⋯⋯要比笼统地思考和表达“麻将规则”容易得多。在日常生活中用树状结构来组织信息是非常常见的:作文结构“总分”;高达拼装图纸上“整体预览图”、“部件”、“零件”;Word、PPT中“标题”、“项目符号”、“内容”等都如此。
OK,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复杂信息可以拆解成树状结构来表达,那么具体怎么拆?我常用下面这些逻辑来拆解一棵树(树枝也如此):
- 目标 - 道理 - 方法 - 案例:
- 定义(或结论) - 诠释
- 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 空间关系:
- 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
-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
-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
- 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容易到困难
⋯⋯
你得针对不同内容挑选合适的逻辑来拆解,才能达到“目的明确、逻辑清晰、让人明白”。好的拆解需做到四个点:
传递情感和深度信息必须借助“故事”。好的故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简历,听到一些自我介绍来表达自己的优点、能力。“管理能力强”、“领导能力强”、“逻辑能力强”⋯⋯有时候,我会反问“能不能有些例子或故事,给我一些感觉和概念”,多数人也很难给出好的“故事”,让我获得体验、感觉。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类似的,没有体验、没有感觉的表达。“我现在很痛苦!”、“我很寂寞”、“今天很高兴”、“他打游戏很厉害”⋯⋯是的,这些表达,比没有要好,但也好不了多少。你很难通过这样的表达,把信息、情感传递给别人,它太空了,没有体验,没有感觉。它们需要转换成“故事”,才能有感觉。“我管理过多少人的《魔兽世界》公会,担任过会长和RL,在全服进度排第一。我们采取的是DKP制的分配方式,具体设定是⋯⋯过程中大家之间也曾发生过什么矛盾,事情是这样⋯⋯后来我是这样处理的⋯⋯结果⋯⋯”,“我曾经自己重新编写过高中化学书,以我认为最适合考试的角度重新组织了一遍,如:物质颜色、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产生沉淀的⋯⋯”这样的表达所能传递的信息远比“管理能力强”、“领导能力强”、“逻辑能力强”要丰富、准确、有体验。
当然,听众必须有过相似的体验才能对这些“故事”产生“感觉”。如果你没有玩过《魔兽世界》,没有参与过Raid,没有担任过会长、RL或官员,你是很难体会其中的“管理难度”;如果你没有学过高中化学,没看过那几本书的厚度,也很难体会重新组织、编写所需要的“逻辑能力”。所以,我们不但要讲“故事”,还要讲听众熟悉的“故事”,不然那些信息、体验、感觉还是无法传达。我中小学的时候,非常痛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一种题型:“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周围的同学也无数次吐槽过,“我tm怎么知道他当时想什么!”我也很不屑根据关键词照着套路、格式写答案,觉得它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言,记忆中这类题就没怎么对过!后来,懂事了,再回想起来这些,没错,有些分析(注意!是有些!)是挺正确的,但这些对一个十几岁没有太多生活经历的孩子来说,能体验到么?这有意义么?如果没有读过《三国》,没听过曹操那么多故事,没有听过赤壁之战,没看过央视版《三国》中“月朗星稀之夜,隔江而望的点将台上曹操边舞边唱的模样”,如果不是读者心中有志,能读懂“短歌行”中的情感?简直太难了⋯⋯完全理解不能。
所以,让别人懂你,真的挺难的。不但要有故事,而且还得知道听者的背景、经历,反复思量,才能找到贴合的“故事”。这里讲的“故事”是一个广义概念,可以是一个比喻,一条段子,一幅画,可以是任何能传递体验和感觉的媒介。我举一些例,把本没有“故事”的信息,加上“故事”再表达出来,看有些什么变化:
例1,原文:这部车可以连续开1000公里不加油。
这里的“老手”、“路况”、“一般500、老手600、这辆车1000”是故事,开过车的人对前两点会有感觉,普通人也能对最后一点产生感觉,因为日常生活中有一般、优秀、卓越的体验,越高级差距越小,提升越难。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先进性。
这里的“A、B”两个城市是故事,对住在这两个城市,需要频繁往返的人来说会有感觉。大家多半在固定的油站加油,如果可以返回自己所在地加油,会更方便一些。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便利性。
这里的“沙漠”是故事,大多数人对沙漠是有一定感觉的,荒芜、大、难以补给。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独特价值。
例2,原文:通过优化程序,电脑开机速度加快了5秒。
这里的“世界最快”是故事,人们对竞争、比赛、世界冠军是有感觉的。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这里的“1个人工作n年”、“1秒”是故事,“年”通常是人生阶段的计时单位,秒就一瞬间,这是强烈的对比。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里的“317年”、“生命”是故事,300多年已经能从17xx,活到20xx年,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而生命又是可贵的、无价的。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是伟大的事情。
可以看到原本的内容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产生感觉,很难感觉出它的不易、价值和伟大,普通人几乎感受不出任何东西。但只要加上故事,就能传递出体验和感受,而且故事不同,感觉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讲具体内容时要针对听众,加入合适的故事,才可以“传递体验、让人记住”。
如果能掌握树结构、讲故事这两个根本道理,再加上“不要表达过多的内容”、“重复强调核心信息”,就能让达成“听明白”、“能记住”这两个层次了。
【一系步骤】
以这篇文档为例,解释一下这些步骤:
【工具推荐】思维导图(如:MindManager、XMind)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形式,括号内推荐的是具体软件名称,其中“Xmind”是免费开源的。这些工具,刚接触时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它们就是用树形结构去组织内容的,对头脑风暴、逻辑能力、表达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练习】
建议大家找一个自己喜欢并熟悉的游戏,描述当中最核心的1、2个系统规则,写成文档。
————————————————————
附:“树状结构思考和表达流行的原因和这种方法的缺陷”。我没有系统化的看过相关的文章,只是零星地听过些点滴,很多都只是自己的思考和猜测。如果对其有思考的同学,欢迎交流。特别是,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弥补树状结构带来的坏处。
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很早就存在了,只是笛卡尔把它很好的总结成了《方法论》:1.怀疑一切,除非通过了自己的亲身验证;2. 面对复杂的大问题,尽可能的拆分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个分开解决。3. 把所有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序,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 问题解决后综合回顾和验证,看是否真的解决了。方法论的2、3、4点就构成了树状结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近代西方的思维方式,从而推进了分工,促使了更多更细学科的诞生,让世界有了高速发展。正是因为人类在一次思考过程中,能把控的问题复杂度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人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但随着世界发展,许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工程变得越来越浩大。人们不得不拆解问题,不得不通过合作来完成工程。《方法论》就提供了优秀的理论依据,让人们能有效的拆解复杂问题,从而可以分步思考,让人们可以拆解浩大工程,从而可以多人合作。这也是我认为树状结构思考和表达流行的根本原因。
但,它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整体认知。在拆解一个复杂问题,或工程时,我们往往是从多个角度入手,拆解成不同的树,每棵树独立思考,再整体回顾。如:描述一个人。角度1,品性;角度2,能力;角度3,外貌形态;角度4,行为习惯⋯⋯这样真的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人?如:手机。角度1,美观性;角度2,手感;角度3,易用性;角度4,续航;角度5,耐用性⋯⋯这样真的能还原一部完整的手机?这样拆解后,再怎么回顾再怎么接近也无法到达100%,无法完美,因为这种思考方式注定了单点只能看到那么多,想到那么多——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解决“整体认知”的问题,但我隐约觉得最完美的设计应该根本就是无法拆解的,任何一个树节点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树的样子——我不知道,我还未获得这样的体验,只是猜测而已。也许存在“整体思考”的方法,也许不存在。
《超体》中有一段这样的台词:
Humans consider themselves unique, so they build their whole theory existence on their uniquness. One is the unit of measure, but it's not.
All social system we put into place are a mere sketch of 1+1 = 2. That's all we've learnt. But 1 plus 1 has never equaled 2.
There are in fact no numbers and no letters. We codified our existence to bring it down to human size, to make it comprehensible.
We've created scales that we forget its unfathomable scale.
这段台词和我的思考有类似的体验。没错,《方法论》是帮助了我们思考、解决问题、完成设计、推进人类世界发展,但同时它会不会也阻止了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有点形而上,也只是偶尔想想,还没有答案。
在游戏行业,我们可以经常听到程序吐槽策划——“能不能先想清楚了,再说”,其实很多时候是表达能力不足,想好了,但没有说好(当然,也有的是真没想清楚)若是刚工作,这很正常,也没什么好丢脸的。在我们学生时代,不用很好的表达能力,就能搞定日常生活、学习了,而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表达能力几乎是必备的。记得刚入行时,我的表达能力也就一般般,后来悟到一些东西,再加上反复练习,就变得厉害了。
今天,我就把关于“表达”所悟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主要是:
- 三个层次:我对表达从“好”到“卓越”的层次划分
- 两个原理:我认为对表达最重要的两个根本道理
- 一系步骤:我组织一次表达的具体步骤
【三个层次】
- 讲明白
- 能记住
- 被感染
讲明白:发泄情绪,是不需要逻辑,不需要道理的,所以如果察觉出自己(或别人)是想发泄,就都不要太纠结如何表达,只要说出来,就爽了。除此之外,我认为表达最起码要达到的目标是“讲明白”,能让别人听懂你为什么要讲,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思,与核心观点又有何关系。要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很多报告,好像每句话都懂,但整场听下来,却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这也和英语不太好的同学看阅读理解类似: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在说啥,完全看不懂。好的表达:目的明确,逻辑清晰,让人明白。
能记住:许多会议、演讲,我们在听的时候,也都能听懂,但不用说过几年,哪怕刚刚结束,就记不太清刚才听了些什么(是不是大多数上课都这样!)我高中的生物老师在这点上就很厉害,很多知识点我到现在都记得,如:大肠有重吸收功能。他当时说,“同学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想拉屎,但因为当时有事,忍着了。忍了很久之后再去厕所拉,很干,很用力才能拉出来,拉出来的屎也是极其干燥的⋯⋯(具体不形容了,请自行脑补)这是因为大肠具有重吸收功能,能反复汲取大便中的水分等物质⋯⋯”所以,哪怕到今天我都记得,而且还有效地帮助我更健康。优秀的表达:会讲述故事,传递体验,让人记住。
被感染:现在信息超级发达,只要你想学就能快速地找到相应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见识、经验、陈见也让我们更难沉浸下来,一堂课、一次会议、一场演讲如果在几分钟之内没有引起兴趣,就容易开小差、玩手机,很难接收到表达者想传递的东西。与之相反,有些表达会感染我们,一旦被感染了,信息就能被深度理解,而且对即将要做的事、面对的挑战也会动力十足。许多书、演讲、电影、游戏都曾深深地感染过我,带给我的不止是知识和信息,还有记忆、情感,以及美。卓越的表达:传递情感,打动人心,感染自己,也感染他人。
这几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接下来的道理和方法主要是想帮助大家达到前2个层次,第3层有缘再说。
【两个原理】
- 树结构:树状地组织信息可以使主旨明确、保障信息完整性,又能极大降低局部表达和理解难度
- 讲故事:信息需要“故事”才能让人真的理解
开头提到“介绍麻将规则”,其实是一项很难的事情,如果我们运用“树结构”来思考和表达,就能够让它变得简单很多。“树结构”是什么?就是用大自然中树的结构来比喻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整棵树可分为:树干、树枝(第一层)、树枝上的树枝(第二层)⋯⋯最后是树叶。用纯文字表达,如:
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全班同学
1. ⋯⋯
1.1 ⋯⋯
1.1.1 ⋯⋯
1.1.2 ⋯⋯
1.2 ⋯⋯
⋯⋯
2. ⋯⋯
2.1 ⋯⋯
2.1.1⋯⋯
2.1.2⋯⋯
2.2 ⋯⋯
⋯⋯
用思维导图表达:
表达与“树”的对应关系:
- 整个树:你想要表达的信息的全貌,是这次表达的所有内容,即全部文字、整副图。难以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清楚。
- 树干:你想要表达的核心信息的概述,即你最后希望听众记忆下来的信息。通常用很简短的语言就能描述清楚,但没有故事,难以理解。
- 第一层树枝:将你要表达的核心信息,拆解成n个部分,通常来说n不超过7。若这n个部分都能分别理解,那么就能理解整个树干的意思。
- 第二层树枝:再分别将第一层中每一根树枝要表达的信息再次拆解成n个部分,同理,若能分别理解它们,就能理解上一层树枝的意思。
- ⋯⋯
- 第m层树枝(即树叶):重复上面的过程。m层的信息必须已经足够简单,无需拆解,就能够直接被理解,通常来说,m不超过4。
那为何用“树”来表达复杂信息?因为,人在同一时间处理的信息复杂度是极其有限的,而“树”能把复杂的信息拆解成若干容易表达的简单信息,再分别表达。试想一下,分别描述“庄闲”、“有哪些牌”、“如何和牌”⋯⋯要比笼统地思考和表达“麻将规则”容易得多。在日常生活中用树状结构来组织信息是非常常见的:作文结构“总分”;高达拼装图纸上“整体预览图”、“部件”、“零件”;Word、PPT中“标题”、“项目符号”、“内容”等都如此。
OK,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复杂信息可以拆解成树状结构来表达,那么具体怎么拆?我常用下面这些逻辑来拆解一棵树(树枝也如此):
- 因果关系:
- 目标 - 道理 - 方法 - 案例:
- 定义(或结论) - 诠释
- 时间顺序
- 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 空间关系:
- 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
-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
-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
- 主次关系:
- 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 递进关系: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容易到困难
- 层次关系:
- 应用关系:
⋯⋯
你得针对不同内容挑选合适的逻辑来拆解,才能达到“目的明确、逻辑清晰、让人明白”。好的拆解需做到四个点:
- 完备性:拆解后要确保逻辑上没有遗漏,如上文中提到的“介绍全班同学”,“男同学”、“女同学”都介绍完了,那么就没有遗漏任何一名同学。完备性会让人感觉到“这个问题确实被完整解答了”、“如果这些点都明白了,那就真的明白了”、“done”。
- 顺序性:拆解的逻辑顺序需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容易理解的逻辑顺序,它可以让人感觉顺理成章,没有思维跳跃,从而不用过多的记忆和思考。
- 互斥性:不同树枝下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互斥、不产生关联(在当前拆解的角度和逻辑下),否则“树”会变成“网”,更加混乱,无法理解。通常来说,如果产生了相互关联,重新选择拆解的角度和逻辑是可以解决的。如:用“语文成绩超过90”、“语文成绩不超过90”、“数学成绩超过90”、“数学成绩不超过90”来划分同学名单,那么“语文、数学成绩都超过90的同学”将出现在两个分支上,这很容易产生思维混乱。
- 一致性: 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用同样的逻辑去拆解会进一步减少听众的思考。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注意即可。
传递情感和深度信息必须借助“故事”。好的故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故事中必须包含了某种“体验”。
- 这种“体验”必须是听众亲身经历的、有概念的。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简历,听到一些自我介绍来表达自己的优点、能力。“管理能力强”、“领导能力强”、“逻辑能力强”⋯⋯有时候,我会反问“能不能有些例子或故事,给我一些感觉和概念”,多数人也很难给出好的“故事”,让我获得体验、感觉。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类似的,没有体验、没有感觉的表达。“我现在很痛苦!”、“我很寂寞”、“今天很高兴”、“他打游戏很厉害”⋯⋯是的,这些表达,比没有要好,但也好不了多少。你很难通过这样的表达,把信息、情感传递给别人,它太空了,没有体验,没有感觉。它们需要转换成“故事”,才能有感觉。“我管理过多少人的《魔兽世界》公会,担任过会长和RL,在全服进度排第一。我们采取的是DKP制的分配方式,具体设定是⋯⋯过程中大家之间也曾发生过什么矛盾,事情是这样⋯⋯后来我是这样处理的⋯⋯结果⋯⋯”,“我曾经自己重新编写过高中化学书,以我认为最适合考试的角度重新组织了一遍,如:物质颜色、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产生沉淀的⋯⋯”这样的表达所能传递的信息远比“管理能力强”、“领导能力强”、“逻辑能力强”要丰富、准确、有体验。
当然,听众必须有过相似的体验才能对这些“故事”产生“感觉”。如果你没有玩过《魔兽世界》,没有参与过Raid,没有担任过会长、RL或官员,你是很难体会其中的“管理难度”;如果你没有学过高中化学,没看过那几本书的厚度,也很难体会重新组织、编写所需要的“逻辑能力”。所以,我们不但要讲“故事”,还要讲听众熟悉的“故事”,不然那些信息、体验、感觉还是无法传达。我中小学的时候,非常痛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一种题型:“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周围的同学也无数次吐槽过,“我tm怎么知道他当时想什么!”我也很不屑根据关键词照着套路、格式写答案,觉得它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言,记忆中这类题就没怎么对过!后来,懂事了,再回想起来这些,没错,有些分析(注意!是有些!)是挺正确的,但这些对一个十几岁没有太多生活经历的孩子来说,能体验到么?这有意义么?如果没有读过《三国》,没听过曹操那么多故事,没有听过赤壁之战,没看过央视版《三国》中“月朗星稀之夜,隔江而望的点将台上曹操边舞边唱的模样”,如果不是读者心中有志,能读懂“短歌行”中的情感?简直太难了⋯⋯完全理解不能。
所以,让别人懂你,真的挺难的。不但要有故事,而且还得知道听者的背景、经历,反复思量,才能找到贴合的“故事”。这里讲的“故事”是一个广义概念,可以是一个比喻,一条段子,一幅画,可以是任何能传递体验和感觉的媒介。我举一些例,把本没有“故事”的信息,加上“故事”再表达出来,看有些什么变化:
例1,原文:这部车可以连续开1000公里不加油。
- 一般小车一箱油能开500公里左右,老手加上路况极好能到6、700公里,而这部车谁都能轻松开1000公里。
这里的“老手”、“路况”、“一般500、老手600、这辆车1000”是故事,开过车的人对前两点会有感觉,普通人也能对最后一点产生感觉,因为日常生活中有一般、优秀、卓越的体验,越高级差距越小,提升越难。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先进性。
- 这部车可以往返于A、B城市,不用加油。
这里的“A、B”两个城市是故事,对住在这两个城市,需要频繁往返的人来说会有感觉。大家多半在固定的油站加油,如果可以返回自己所在地加油,会更方便一些。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便利性。
- 这部车一箱油就可以跨越整个沙漠。
这里的“沙漠”是故事,大多数人对沙漠是有一定感觉的,荒芜、大、难以补给。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的独特价值。
例2,原文:通过优化程序,电脑开机速度加快了5秒。
- 这是世界上开机速度最快的电脑。
这里的“世界最快”是故事,人们对竞争、比赛、世界冠军是有感觉的。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 n个工程师工作了n个月提升了5秒,相当于1个工程师工作n年提升1秒。
这里的“1个人工作n年”、“1秒”是故事,“年”通常是人生阶段的计时单位,秒就一瞬间,这是强烈的对比。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每台电脑开机速度提升了5秒,全球有20亿用户在用我们电脑,相当于我们节约一个人317年的生命!
这里的“317年”、“生命”是故事,300多年已经能从17xx,活到20xx年,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而生命又是可贵的、无价的。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这是伟大的事情。
可以看到原本的内容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产生感觉,很难感觉出它的不易、价值和伟大,普通人几乎感受不出任何东西。但只要加上故事,就能传递出体验和感受,而且故事不同,感觉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讲具体内容时要针对听众,加入合适的故事,才可以“传递体验、让人记住”。
如果能掌握树结构、讲故事这两个根本道理,再加上“不要表达过多的内容”、“重复强调核心信息”,就能让达成“听明白”、“能记住”这两个层次了。
【一系步骤】
- 意义:给自己一个做这件事的理由
- 内容:头脑风暴想要表达的道理、方法、情感、故事
- 重点:从头脑风暴的内容中挑出最想说的几个(一般不大于3)
- 结构:用合适的逻辑进行组织,形成树状结构提纲
- 故事:围绕所讲内容,结合听众背景,换位思考,确定故事
- 成文:按先后顺序,从简单到困难书写具体内容
- 措辞:调整格式、符号、词汇等等
以这篇文档为例,解释一下这些步骤:
- 意义:我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先给自己找到带感的理由,让它变得有意义。说不好听一点,是忽悠自己;说好听一点,是拥有使命感。我在此时此刻写这篇文档可以找到很多理由:1)自律。保持自律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挑战,我人本好胜。2)承诺、责任。说道做到、有责任感的男人,很酷。3)分享、成就。如果他人因为我而变得更加优秀和快乐,我会感觉屌屌的。4)自信、炫耀。周围存在很多人都夸我逻辑、总结、表达能力极好,我自己对这些也极有兴趣和自信,未来也想在世界级舞台做演讲与分享,这很帅。5)总结。我也想小结一下自己表达的道理、方法,可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和进步。6)“用户”需要。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过程中,感受到有些同学确实需要这方面的提点。7)一举两得。我曾在内部分享“如何做演讲”,一共三期,已经进行了一期。第二期的内容和本文有极大的重叠性,所以相当于可以两件事一起做⋯⋯⋯⋯所以,只要找到意义,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任何事都能找到带感的使命,只是愿不愿意而已。
- 内容:开始思考内容时,我会先让自己发散,思考“我想讲什么?”。这时尽可能地展开头脑风暴,不要去否定,不要去深度思考,不要去仔细整理,只是迅速地记录下任何出现在脑海中的词、句、概念、故事。好比这篇文章,最初我会想:“表达的境界”、“故事”、“逻辑”、“列举常用的逻辑顺序:自上而下”(想到这,我就会迅速打住,此时不应深度思考)“笛卡尔”、“线性结构”、“树状结构”、“要尽可能地克制自己多说,应该少说且说好”、“先说道理、方法,再以这篇文章为例,解读一次”、“标点符号用法”、“大肠重吸收”、“描述一棵树的生长过程”⋯⋯任何想到的都记录下来,之后再挑选内容、分门别类。
- 重点:我在问题复杂或即将迷失的时候,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没有,回归本初,我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也是我做设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写这篇文章,我最最希望的是大家领悟几个根本的道理,因为道理一旦悟通了,就一通百通了,就可以不断自己小结、进步、前行——任何事都这样。但,道理总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不然人人都是圣贤。道理是需要自己付出实践去体验、去感受才能领悟,而且每个人领悟的都是属于他自己的道理,是独一无二的。道理只能埋个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不好说。所以,我还要提供一套能用、能上手的方法,这样能依葫芦画瓢,快速进步,也能让别人慢慢去领悟属于他道理。那么,“如果现在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没有,回归本初,我最想告诉大家什么?”1)宏观组织的道理:树状结构。2)微观表达的道理:故事。3)我自己的方法。
- 结构:我每次开始表达前都会着重考虑用什么逻辑来组织每一层的表达,它往往是花费我时间最多的一个环节。这是篇关于道理和方法的表达,我通常会用“目标 - 道理 - 方法 - 案例 - 辅助说明”的逻辑形成上层框架(它已符合完备性、顺序性、互斥性)。这篇文章背后的框架即为:对读者的意义 - 文章的结构与内容概述 - 可达成的目标 - 最重要的道理 - 一套可用的方法 - 案例说明 - 辅助工具 - 实践练习 ;在二、三层结构及具体的内容组织上,我还反复用到了“递进”(表达层次的递进)、“宏观 - 微观”(树结构是宏观,讲故事是微观)等逻辑,且尽可能在同级结构、相似内容上保持一致性;再如具体内容,反复写道“体验、感受”这两个词时都有三点考虑:体验和感受在这篇文章中有点像专有名词,所以尽可能只用它们,而不是其他同义词;应该是先获得体验才能获得感受,所以体验在前,感受在后;不要粗心、随手,弄得有些地方顺序反了,这样看到这两个词在一起就不用再思考了。
- 故事:在我懂得深度信息和情感的传递必须通过媒介——“故事”之后,挑选“故事”就成了我表达很重要的一环。这篇文章的主要对象是20~30岁在校或者离校不久的同学。于是,我会去回忆我的学生时代的故事,以及那时对这些事物的体验、感受等。“一些讲得听不懂的无聊报告”、“英语阅读理解中单词与句子”、“上课、开会玩手机的情景”、“《三国演义》、《魔兽世界》”等等,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大多数人都有过这些经历,从而更容易明白提及这些“故事”时,我所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 成文:梳理完结构、整理完具体素材(故事)后,我就会按着顺序来成文。第一稿,尽可能让自己减少对词句准确性、精炼性的纠结,只要自己能看得懂就行。而且我会跳过一些比较难写的部分,先完成容易的,再完成困难的。好比这篇文章中:【两个原理】是最难写的,它不但是以道理为主,难以找到贴合的故事,而且还有些循环论证的感觉,就好像要讲一个让大家学会讲笑话的笑话;相对来说,【三个层次】和【一系步骤】是比较容易写的,前者是我几年以来的认识,后者工作中经常使用。
- 措辞:这就不讲了,可讲的东西也很多,但与该文核心想讲的关联不大。
【工具推荐】思维导图(如:MindManager、XMind)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形式,括号内推荐的是具体软件名称,其中“Xmind”是免费开源的。这些工具,刚接触时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它们就是用树形结构去组织内容的,对头脑风暴、逻辑能力、表达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练习】
建议大家找一个自己喜欢并熟悉的游戏,描述当中最核心的1、2个系统规则,写成文档。
————————————————————
附:“树状结构思考和表达流行的原因和这种方法的缺陷”。我没有系统化的看过相关的文章,只是零星地听过些点滴,很多都只是自己的思考和猜测。如果对其有思考的同学,欢迎交流。特别是,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弥补树状结构带来的坏处。
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很早就存在了,只是笛卡尔把它很好的总结成了《方法论》:1.怀疑一切,除非通过了自己的亲身验证;2. 面对复杂的大问题,尽可能的拆分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个分开解决。3. 把所有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序,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 问题解决后综合回顾和验证,看是否真的解决了。方法论的2、3、4点就构成了树状结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近代西方的思维方式,从而推进了分工,促使了更多更细学科的诞生,让世界有了高速发展。正是因为人类在一次思考过程中,能把控的问题复杂度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人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但随着世界发展,许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工程变得越来越浩大。人们不得不拆解问题,不得不通过合作来完成工程。《方法论》就提供了优秀的理论依据,让人们能有效的拆解复杂问题,从而可以分步思考,让人们可以拆解浩大工程,从而可以多人合作。这也是我认为树状结构思考和表达流行的根本原因。
但,它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整体认知。在拆解一个复杂问题,或工程时,我们往往是从多个角度入手,拆解成不同的树,每棵树独立思考,再整体回顾。如:描述一个人。角度1,品性;角度2,能力;角度3,外貌形态;角度4,行为习惯⋯⋯这样真的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人?如:手机。角度1,美观性;角度2,手感;角度3,易用性;角度4,续航;角度5,耐用性⋯⋯这样真的能还原一部完整的手机?这样拆解后,再怎么回顾再怎么接近也无法到达100%,无法完美,因为这种思考方式注定了单点只能看到那么多,想到那么多——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解决“整体认知”的问题,但我隐约觉得最完美的设计应该根本就是无法拆解的,任何一个树节点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树的样子——我不知道,我还未获得这样的体验,只是猜测而已。也许存在“整体思考”的方法,也许不存在。
《超体》中有一段这样的台词:
Humans consider themselves unique, so they build their whole theory existence on their uniquness. One is the unit of measure, but it's not.
All social system we put into place are a mere sketch of 1+1 = 2. That's all we've learnt. But 1 plus 1 has never equaled 2.
There are in fact no numbers and no letters. We codified our existence to bring it down to human size, to make it comprehensible.
We've created scales that we forget its unfathomable scale.
这段台词和我的思考有类似的体验。没错,《方法论》是帮助了我们思考、解决问题、完成设计、推进人类世界发展,但同时它会不会也阻止了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有点形而上,也只是偶尔想想,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