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育碧高级设计师Clark的“那十年”:暂别彩虹
暂别彩虹
蒙特利尔制作室拥有1700多名开发人员,支撑着大大小小不下10个项目。这其中有彩虹,刺客,波斯王子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AAA大作,同样也有各种小项目。而有经验的优秀员工,自然就成为了众多项目争抢的对象和焦点。
按照上面的计划,我是需要留在彩虹组的,虽然维加斯2刚刚结束,新的续作还八字没一撇,但核心团队已经建立起来了。在我暗自庆幸自己可以进入核心组,从零开始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上面却一纸公文,把新的彩虹项目延期了。至于原因嘛,制作室内的项目之间存在着优先级的设置,而当年需要发售的项目,自然需要获得更多的人力支持,而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是一定会被瓜分的一干二净的。
而我被分到了肖恩怀特滑板。当时的我是一百个不愿意,就像Ben对人事部说的一样,我被招进来是做彩虹的,不是去其他的项目打杂。可当时的情况我却并没有什么选择,也罢,就算去休息一下,换换空气吧。
各位应该都有所发现,当今的游戏业,各个公司都在不断的推出续集来维持生计,很少有全新的游戏概念问世。这就是因为,做续集的风险最小,而且相对容易,市场对已有产品的认知度也早已型成,并且拥有一定的客户群。但作一个全新概念的游戏,不光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而且最后问世的时候,不见得能即叫好又叫座。而Ubisoft在创造新IP这个问题上,还是非常勇于承担风险的。
肖恩怀特滑板就是一个这样冒险的项目。从我进去的第一天便发现,虽然离预订的发售日不足1年,但基础的游戏设计还没有完成,说白了,连个游戏的影子还没有。而这种情况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把双刃剑。没有方向便是哪里都可以走,但也很可能走进死胡同。Ubisoft从来没做过滑板类的游戏,跟EA的滑板拼真实性,自然是找死,于是几个设计部的头头想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想法,动态变型关卡!
这个听上去不错的想法,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仅仅是听上去不错。于是渐渐的我开始对这个项目失去了信心,并且非常确定的认为这个项目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终也确实不是什么好结果)。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虽然没有消极怠工,但也并没有付出更多的心血在这个项目上了。与其在这个项目郁闷着,不如闪人去其他项目吧!不久,在之前维加斯2同事的推荐下,我逃离了那个半死不活的项目,来到了波斯王子。
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的东西会让我非常努力去做,而不喜欢的东西,则恰恰相反。虽然我承认这是血淋淋的真实的人性,但这个世界上更加可贵,更加感人的一种精神是坚持,而当时的我,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做了逃兵。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静下心,付出心血在滑板那个项目上,坚持把它做到最后,可能收获的东西会更多吧!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后面自然会慢慢谈到的。
去波斯王子组,需要做的工作是脚本设计师。虽然只来这里帮忙几个月,但却要从一无所有开始,完成将近400个scripted events。而且更让人揪心的是,组里大部分是刚刚从Ubisoft Campus毕业的新人,虽然不至于一窍不通,但日常时时刻刻的培训和监督是必须的。这便让本来就很紧张的时间变得更加不够用了。这还不算完,波斯王子当时用的引擎工具是照搬刺客的,但在“照搬”的过程中,被改的乱七八糟,以至于效率极低,几乎每天都有东西坏掉,都有系统不工作,这便让我们的工作进行的更加缓慢。
唉,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乌托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像维加斯2那样的开发环境,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仅仅关注自己的工作,什么问题都很容易解决。而面对那几个新人,最开始的时候,确实很不知所措。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能力必须分开看,而态度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我手下的两个人,就是因为其中一个(路易)态度端正,后来渐渐成长起来,走的越来越远,现在也开始带领新人了,而另一个(文森特),最终就是由于态度问题,被公司曲线的开除了。
两个人刚来组里,路易就天天缠着我问这问那,非常勤奋好学,我也毫不保留的把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而那个文森特却恰恰相反,自己想办法突破了公司的防火墙(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还是有的),天天上班聊MSN,每次都要我主动的去问他有什么不懂的或者不会的,搞得我非常疲惫。渐渐的,两个人的差距日益明显,后来我不得不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路易,而对于文森特,我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他,监督他,可每次只要一不小心,就不知道他又在干嘛了,这样的员工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招进来。
这本是一次极好的管理方面牛刀小试的机会,但由于繁重的工作量,使我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他们两个上面,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就算不能让文森特彻底转变,但至少可以让路易提高的更快,更能胜任一些重要的工作。不过对于我来说,这段带领新人的经历,还是为以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让我看到了升职的曙光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变为现实。
买房梦
铃铃铃铃,床头的闹钟在八点整的时候准时响起,我翻了个身,睡眼惺忪的伸了个懒腰,转头看到亲爱的她还深深的徜徉在幸福的梦乡里,便凑过头去轻轻的在额头上吻了一下。拉开窗帘,外面温暖的阳光泻了进来,把这个20平米左右的房间顷刻间照亮了。我站在窗前,看到楼下的车流早已经堵成了一条长龙,有的不停的按着喇叭,有的慢慢的在向旁边的车道挪动着加塞。路上的人们你追我赶似的纷纷冲向车站,有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公文包,有的还在拼命的咀嚼着刚刚买好的饭团。我深叹一口气:“唉,又要去挤那该死的地铁了!”可回过头看到自己那温馨的睡房,看到还在睡梦中的她,看到我们精美的装修,心情又一下好了起来。“恩,至少我还有这个温馨的房子,温暖的家!”我心头暗喜。可这时,闹钟忽然又一次响起,我冲过去想把它按掉,以免再次打扰到老婆,可无论如何,它还是一个劲的响个不停。
这次我真的醒了。身边没有亲爱的她,这房间也仅仅几个平米而已,而且我可以使用的也仅仅是这几个平米罢了。随随便便的洗漱一下,临出门的时候,看了看旁边的日历,2005年某月某日。
这就是五六年前的那个刚到上海拼搏的我。如果当时真的有钱在上海买一套不大的房子,也许我和她之间便不会经历后来的分离和曲折,也许仅仅对于我自己,便已经是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了。而就算最终,还是走回了我应该走,并且肯定会走的这条路,那对于我们那无价的人生经历来说,到底还是缺少了很多珍贵的感悟的。
而2009年初的我们小两口,虽然已不在繁华的上海,但还是居住在一间租来的公寓里,买房这件事情,还没有正式进入我们两个的视野。
在Ubisoft蒙特利尔工作的华人朋友,至少说也有十几个,而绝大部分都出自上海Ubisoft,我跟他们虽然在上海的时候没有什么交集,但同在异乡,便自然成为了彼此的朋友。而这些朋友们,在09年,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考虑买房的事情,而且买的地点都集中在蒙特利尔岛对岸的Brossard。
这是一座纯脆的居住城市,虽然行政划分上属于一个市,但其实跟上海的一个区意思差不多。从Brossard到蒙特利尔,开车仅仅需要通过一座横跨圣劳伦斯河的香槟桥,20分钟的路程便可以到达市中心了。之所以称其为一座居住城市,是因为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townhouse,半连体别墅以及独立别墅。白天大家纷纷驾车离开Brossard,冲进蒙特利尔岛,到了晚上再一股脑的回到这里来睡觉。而在大蒙地区的华人,都首选这里置业,以至于华人数量年年递增,很多房子洋人卖,华人买,势力日益壮大,其效果就快赶上GTA(大多伦多地区)的士嘉堡了。
那段日子,每天中午的华人集体午餐,买房便成了唯一的话题。对买房一窍不通的我坐在旁边听着热烈的讨论,慢慢了解到,在这里买房子,要远比在上海实惠无数倍!
先来说说房价,Brossard地区,一般的独立别墅40万上下,前后花园,总占地面积在五千尺左右(相当于400多平米),半连体别墅和townhouse是25万左右,也有前后花园,占地略小于独立别墅,而复式的公寓房也仅仅20万出头。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按照汇率(1:6.6)算一下。(2011年的汇率)
第二点,作为首次买房者,政府允许最低只需要5%的首付(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贷款保险),并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批。但5%的首付还是非常低的。一座40万的房子,手头有2万块,你就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了。
第三点,虽然这里买房子,地属于你私人拥有,但因为你要用到周边的社会资源,于是便有地税和学校税的存在,而且这个税每一年都要缴纳,直到转手卖掉为止。而作为Brossard地区,地税学校税还是相对较低的,每年总额大约是房屋价格的1%,20多万的房子,也就两千块的样子。
最后一点,这边大部分的房屋交易是二手房,新房有,但比例不是很高。于是前房主保养的如何,便会成为买房需要考虑的重点。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心里开始打起小算盘了。东算西算,每天回家就和老婆一起讨论贷款啊,房型啊之类的事情,并最初把目标定在了20万以下的小房子。而看过房子的朋友肯定懂的,有时候最终决定出手的房子和最初定下的目标,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我们也不例外。第一次看房,走进那16-17万的小townhouse的一瞬间,我就决定放弃了。其实并不是房子不好,而是和心里梦想的家有一定的差距。但要想住的更好,便要付出更多代价。经过再三的考虑,我们两个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心理价位定在了25万。
这下看起房子来,选择自然多了。前面说过,这个价格基本可以定格在半连体别墅这个类别。经纪带我们走东访西,看了十几个,都有不满意的地方,不是朝向不太好,就是内部装修陈旧,等等等等。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座刚刚挂牌的房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座房子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而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她的时候,我知道,这里就会是我的家!
要说前房主的维护是相当重要的,而这座房子的前房主,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handy man。自己陆陆续续的把房子里面装修的分外精致。一楼客厅整洁的实木地板,厨房刚刚铺好的瓷砖,楼梯旁是崭新的实木围栏,二楼新装的卫生间,地下室更是自己精心布置的家庭影院格局。而除了这些,前院还有一颗郁郁葱葱的枫树。对这一切我和老婆都是相当满意的,于是当天看完房子,便向她发出了橄榄枝。
讨价还价是自然的,几个回合下来,最终确定了成交价格,23万。当时的我们,手头刚刚好有3万块的样子,于是无比大方了一回,首付它10%!还没完,贷款还要去落实,打听了几家银行以后,选择了一家不大但非常优惠的银行,3年贷款合同,2.65%的年贷款利率。这几个重要数据都齐了,简单一算才发现,每个月要负担的贷款加上地税,竟然只比当时租房的房租贵了大约100块。唉,这样的房屋市场,才算得上健康嘛!
2009年5月25日,我们来到公证处,顺利的领到了房子的钥匙。从今天起,我终于当上房奴了!从几年前因为房子而不得不跑路,到如今在地球的另一边,住进了人生第一桩房子,这一路走来,终于在风风雨雨之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而且,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这一天正是我老婆到达蒙特利尔整整一年的日子!也许,这就是上天对我们的眷恋,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