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做游戏的那些日子

发表于2018-04-30
评论0 1.8k浏览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句印在《乔布斯传》封面上的话似乎已经成为了乔布斯一生的写照。



他是一流的发明家和企业家,苹果公司的创始人,皮克斯的CEO。在56年的人生中,乔布斯实现了众多伟业,他的Apple I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iPhone更是推动了智能手机革新大潮,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伟大的乔布斯曾经也是一个胸无大志、穷困潦倒的辍学生。


不同于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些辍学创业的人才,那时的乔布斯可以说除了自信以外一无是处。他没钱、没学历、没工作,对电子技术一窍不通。恐怕乔布斯自己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将彻底地改变世界。


但就在乔布斯21岁这年,他意外地获得了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走向科技领域,获得众多成就的契机。


而这家公司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叫做“雅达利”。


1


1972年,雅达利推出《乒乓》(PONG)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获得商业成功的电子游戏。惠普开发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持科学计算器,极大提高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效率。阿波罗17号成功登月,人类的足迹踏入太空。


当然也有人称其为世界第一款电子游戏


所有人都知道,世界将迎来变革,却很少有人清楚世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这年,年轻的史蒂夫·乔布斯考上了大学。他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此时正值反文化运动时期,乔布斯也像很多年同龄人一样,成了一个嬉皮士。他崇尚绝对的自由,沉迷摇滚乐和社会运动,对即将到来的变革一无所知。


他拒绝那些“墨守成规”的综合大学,考入了以自由、开放和学费高昂而闻名的里德学院。然而即使在这里,他也是个异类。


乔布斯无视任何规矩的个性在他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就初见端倪。他从不去上必修课(因为觉得很无聊),却喜欢旁听艺术、外国文化、哲学等课程。


他经常对发小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后来的苹果合伙创始人)发牢骚:“他们竟要求我上所有的课。”沃兹很无语,只能回应他:“废话,大学生不就该这样吗。”



里德学院虽然能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但一节必修课都不去那肯定是毕不了业的。但凡换个人可能都会为了顺利毕业老老实实去上课,而乔布斯的脑回路显然和普通人不一样——既然不上课就毕不了业,他索性直接退学了。


辍学后,乔布斯依然留在了里德学院。在这段时间里,乔布斯旁听了他后来多次提及的“书法课”,并沉迷于佛教和禅修。他几乎没有什么生活来源,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佛教信仰却让他的精神世界前所未有的满足。


直到一年半之后,乔布斯的一位好友从印度旅行归来,乔布斯听他说着寻访佛法大师的神奇经历,不禁心驰神往,终于决定结束浑浑噩噩的生活,去印度寻访自己的精神导师。不过这时饭都吃不饱的乔布斯得先想办法解决旅费的问题。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可能改变了他一生的决定。回家,找个工作,赚钱去印度。


2


回到加州老家后,乔布斯马上找起了工作。很快,一则刊登在报纸上的奇特招聘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雅达利招聘电子工程师,时薪5美元,让你在享乐中赚钱。”


初创不久的雅达利是当时硅谷最酷的企业之一,他们人手不多,拥有极强的创造力,几乎垄断了整个新兴的电子游戏市场。白手起家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更是无数极客的偶像。


布什内尔


不过乔布斯对雅达利有多牛逼似乎没什么概念,他没有在意广告里对招聘职位的需求,即使对电子技术一窍不通,还是决定去应聘这个工作。


初到雅达利,乔布斯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不怎么样。他留着一头长发和未经修饰的胡子,衣着不整,趿拉着凉鞋,体味浓烈,让人避之不及。这一副嬉皮形象让人怎么也联想不到他是来应聘的。


年轻的乔布斯


不过比起这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傲慢和自大。雅达利的首席工程师奥尔康后来回忆道:“我的人事主管跟我说,一个奇怪的嬉皮小子在大厅里,并说要是不雇佣他,他就不走了。我们要叫警察吗?还是放他进来。”


奥尔康把他放了进来,并给他一个面试的机会。


在面试中,奥尔康很快明白乔布斯可能无法胜任他们需要的职位,但在短暂的接触中,他竟被乔布斯的人格魅力打动。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次面试里乔布斯到底是如何忽悠奥尔康的,不过他确实通过了面试。奥尔康后来回忆道:“一想到我竟然雇佣了一个辍学生,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他身上有一些让人无法拒绝的东西,他聪明,富有激情,对技术极度狂热。”


就这样,乔布斯成为了雅达利的第40号员工。


乔布斯暂时还干不了电子工程师的活,所以奥尔康给他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作为技师协助另一位工程师的工作。


没想到仅过了一天,乔布斯就跟这位可怜的工程师爆发了矛盾。


这位名叫唐·朗的工程师第二天跑来质问奥尔康:“我到底做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奥尔康还很奇怪:“你不是要个技师吗?我给你招了一个技师啊。”唐说:“这家伙又脏又臭还让人讨厌,而且他根本不懂电子学。”


乔布斯身上的各种问题,让他几乎无法与其他人一起工作。他自大傲慢,出口伤人的习惯让许多人不满。他肆无忌惮地称别人为“蠢货”,用他的话说“我之所以这么耀眼,只是因为那些人太糟糕了。”


同时,乔布斯还有体臭。他坚信自己以水果为主的素食习惯可以消除体味,让他无需经常洗澡,他自己对体味没什么感觉,却让同事们苦不堪言。


这个习惯他好像一直也没改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乔布斯不懂电子学,就连简单的技师工作也难以胜任。但他作为一个外行,却似乎总是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


尽管如此,乔布斯却没有被开除。雅达利的老板布什内尔与乔布斯私交不错,他们经常探讨哲学问题,乔布斯的思想深度让布什内尔十分欣赏。所以在很多人想要赶走乔布斯的时候,布什内尔为了留住他,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乔布斯是个麻烦,但我挺喜欢他的,我让他来上夜班,这样就能避开大多数同事,并留在这里了。”


3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乔布斯在夜班做着设计电路板的工作。利用夜班的便利,乔布斯让他的老友沃兹尼亚克来协助一些技术工作。

 

此时的沃兹正在惠普负责手持科学计算器的项目。乔布斯以随意游玩雅达利最新游戏为报酬,让沃兹每天下班后帮他工作。当然,最开心的肯定是布什内尔,只用一份工资就能让沃兹这样的人为他工作,实在是太划算了。



然而这样的工作没有持续多久,乔布斯就宣布要辞职。没错,他攒够去印度的钱了。


这时的乔布斯其实已经基本掌握工作上需要的技术,奥尔康挽留他无果,最后给了他一个出差的任务。


这时雅达利在德国的部门出了一点问题,当时他们设计的游戏是NTSC制式的,但欧洲的标准PAL。他们需要一个技术人员去德国与当地员工协作,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从德国飞往印度的机票比从美国飞要便宜不少,这项工作就当仁不让地交给了乔布斯。


乔布斯顺利解决了问题后,便前往印度,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他在印度生活了7个月,这趟旅程让他的精神追求得到满足,还顺便染上了差点要命的痢疾。


乔布斯对佛教的信仰持续一生,但印度的生活并不那么宜人。在1975年,乔布斯结束了印度的旅行,返回美国,重新开始了在雅达利的夜班工作。


这时的乔布斯,似乎已经可以独挑大梁了,再加上义务劳动的沃兹,整个雅达利几乎没什么这个二人组搞不定的工作。



于是,布什内尔让乔布斯设计一款新游戏,他将其描述为单人的《PONG》,玩家可以用弹球打掉屏幕上的色块。而后来的成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打砖块》。



据说当时雅达利的工程师做出一款游戏需要150个左右的芯片,这使得游戏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布什内尔担心这款新游戏过于复杂,会消耗太多的芯片,所以他给乔布斯定了两条额外规定:


如果能在一个月之内开发完成,乔布斯就能拿到700美金奖金。如果能把芯片控制在50个以内还有更多的额外奖金。


这是乔布斯迄今为止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别忘了,他还有沃兹这条大腿。


乔布斯告诉沃兹:必须要在4天之内完成设计,并且用尽可能少的芯片。完成工作之后的奖金,他们对半分。


为什么乔布斯要求在4天内完成呢?因为他急着去波特兰的农场,帮助当地社区收获农作物。


尽管要求十分苛刻,但沃兹还是接受了挑战。他们分工协作,不眠不休工作了4个日夜,乔布斯负责创作原型和测试,沃兹负责工程技术。这款经典游戏,真的在4天之内做了出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只用了45个芯片。


然而讽刺的是,雅达利竟然无法使用沃兹的作品。因为这个电路太过简化,除了沃兹以外,其他人根本不能理解它的设计方式,以至于这个精湛高效的作品无法量产。


最后,正式上市的《打砖块》使用了另一位工程师的版本,据说他使用了100多个芯片。但乔布斯还是得到了布什内尔承诺的奖金: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的700美金,和少于50个芯片的5000美金。


1


这项工作让两人声名远播,但却也留下了一个不太愉快的结局。乔布斯在向沃兹交代任务时,只告诉了他那700美金的事,而对更大的奖金只字未提。


最终,沃兹只拿到了350美金的支票,他为减少芯片做出了全部的贡献,却没有得到一点回报,并且一直被蒙在鼓里。


直到多年之后,沃兹在一次商务旅行中,无意间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段雅达利往事的报道。上面一五一十地写着布什内尔的承诺和两人取得的成果。是的,沃兹竟然是从别人的书上看到了自己被坑的真相。


在这次旅行后的一个周日,沃兹和布什内尔在私下聚会时谈到了这件事。沃兹这才意识到,原来书上关于奖金的事,竟然都是真的。这次背叛深深地伤害了沃兹,并且在之后多年都不愿提起这段往事。


《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在采访沃兹时,他说:“我只希望他当时诚实一点,如果他需要那笔钱,他知道我肯定会给他的。他是我的朋友,我应该帮助我的朋友。”


面对这笔旧账,乔布斯显然也不愿多提。他在多个场合下反驳过这种说法,并始终强调自己从未辜负过沃兹。即使提到这5000奖金的故事,他也在犹豫中坚持了自己的说法。



这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它似乎并未严重影响到二人的友谊。在做完打砖块之后,他们依然是形影不离的挚友,不过这段做游戏的经历,着实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沃兹后来表示,Apple II的某些特性,正是他从打砖块中学到的。



而对于乔布斯,或许正是通过雅达利的工作,才渐渐意识到了时代的转变,他对宗教的信仰,变成了对科技的狂热。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直觉和能力已经觉醒,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1976年春,Apple I首次亮相,没过多久,乔布斯和沃兹便从雅达利和惠普离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不断改变着世界。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