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电子游戏里,为什么中国角色都会功夫?

发表于2018-04-18
评论0 1.9k浏览
亚洲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庞大大陆,但在大西洋两端,不同的欧美国家对亚洲文化内涵的认识差别很大。在北美,“亚洲人”(Asian)通常指来自东亚国家的人,英国人则更多地使用这个词儿来称呼南亚人。


许多中国人热爱格斗游戏,却很少意识到若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李小龙那个年代,这是有问题的。


在艺术界,亚裔英国人有许多杰出代表,你可能会想到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电视剧《仁慈令我高尚》(Salman Rushdie),或电影《东就是东》(East Is East)等等。但当我试图寻找华裔英国人的代表时,却一无所获。


华裔英国人常常被视为“沉默”或“隐身”的少数民族:无论在艺术创作领域亦或政界,他们不太引人注意,也不会引发抗议或歧视等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华裔英国人分布得更为广泛和离散,所以没有形成特别强大的社区或倡议团队。


在英国,我的父母不会因为电视上缺乏中国面孔而抱怨,因为他们可以订阅TVB,收看来自香港的中国戏剧、肥皂剧、娱乐和新闻节目。对父母来说,一个中国人在西方作品中成为主角的想法近乎荒谬,他们认为中国人最多只能是“茄喱啡”(注:ke le fe,粤语方言),即临时演员。



作为第二代中国移民,我从小在住户以白人为主的郊区长大,渴望吸收西方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童年时我玩的绝大多数电子游戏都采用卡通拟人化的动物角色,不过随着年龄渐长,我愈发注意到电子游戏里缺乏有代表性的中国角色形象。


电子游戏里不缺少亚洲元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游戏行业影响力巨大。虽说我欣赏日本,但若是在大街上被陌生人误认为日本人,冲我用日语问好,我会不太愉快。老外经常混淆日本和中国文化,因为在历史上,这两种文化之间有重叠(毕竟,日本汉字就从繁体中文演变而来);很多中国人购买日本产品,反之亦然。


我记得小时候曾在家里用录像带看动画片,而那些动画片实际上来自日本,只不过配了中文字幕(讽刺的是作为最受欢迎的日本动漫作品之一,《龙珠》的创作受到了著名中国小说《西游记》启发)。每当我到香港旅游,都只能找到从日本进口的电子游戏。在当时,人们甚至从未听说过经过中文本地化的游戏。


无论如何,我是在某款日本游戏中发现了第一个以像素形式呈现的中国角色——她当然就是《街头霸王2》里大招是鹤嘴踢(spinning-bird kick)的春丽啦。春丽可不是弱者或配角,她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但她也象征了老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超级街头霸王2》里的飞龙也差不多,他来自香港,你不难猜到他的创作原型是谁。



在流行文化中,李小龙很可能是最著名的中国人。《铁拳》角色Law的创作也直接受到这位已故武术家的启发,而《铁拳2》还新增了雷武龙(Lei Wulong),其创作原型是成龙在电影《警察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角色很棒,却也反映了在绝大多数电子游戏里,中国角色就是像功夫片主角那样的武术家。


类似现象在其他媒介作品中也很普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李小龙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成龙至今仍是一位香港知名演员,但若大街上的路人向你狂喊他俩的名字,你恐怕不会觉得有多么自豪。


即便不考虑格斗游戏的漫画讽刺性,这些角色最终代表的是国家,而非民族认同。



在西方游戏里,有哪些能够反映华人(或亚裔外国人)的角色?《热血无赖》(Sleeping Dogs)中的主角沈威(Wei Shen)是一个美国华人,他从美国加州旧金山警局借调至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察部门,以卧底探员的身份潜入三合会组织。加拿大开发商United Front Games或许希望借助沈威的跨文化背景,帮助西方玩家熟悉外国,并且让角色能够用英语交流。


无论如何,这些设定会让我产生共鸣,因为我能看到一个与我背景类似的角色努力熟悉中国风俗,例如了解面子的概念(基本上等同于人的自我形象和尊严,“保全面子”尤其重要)——游戏中有一个声望槽,声望与角色完成的任务挂钩。另外,我还能看到童年时见过的一些香港景点,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们都用口音纯正的广东话交流。


虽然《热血无赖》很像一部《GTA》克隆品,不过在这款游戏中,角色的战斗是以近身格斗而非射击为主。这种机制本身不是问题,但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这款以香港为背景的犯罪题材游戏与武术搭在了一起?噢等等,因为这名卧底警察是中国人,所以他也是一位功夫大师,对吧?



我并非对United Front Games有意见,我知道对任何一家开发商来说,要想制作一款非本土文化背景的游戏,都会遇到困难。但若《热血无赖》不讲述香港黑社会的故事,沈威还能成为主角吗?如果这名警察在旧金山打击犯罪分子,他是否还会施展武术技能?


相比之下暴雪在《守望先锋》中对小美的塑造更值得称道——作为一位擅长冰技能的气候学家,小美完全颠覆了老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与此同时,厚厚的衣服和可变皮肤也使得她完全不像一个物化的“花瓶”。


近年来,电子游戏中最著名的华裔主角也许是《掠食》(Prey)里的Morgan Yu,他有德国和中国血统,不过我怀疑开发商Arkane Studio之所以为他取这个名字,部分动机在于一语双关,用Yu来暗指“你”(You,即玩家)。Morgan Yu有中国血统,但在这款游戏的故事情节、背景设定或玩法机制中,你却很难在他身上发现任何民族特征。他会让像我这样的华人玩家产生共鸣吗?恐怕很难。


Morgan Yu


当西方工作室试图在游戏里塑造中国人或华人角色时,也许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另一个例子是像《Florence》这样量级更小、与玩家交互更亲密的作品。从本质上讲,《Florence》讲述了一个有关初恋的故事,但其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与《Florence》主设计师王友健(Ken Wong)的背景相仿,游戏主角Florence Yeoh有马来西亚、中国和澳大利亚血统,而游戏中的许多细节会引发华人共鸣,包括在她公寓里的某些物件,如鞋架上的幸运小猫雕像,或者厨房里的电饭煲——在中国人的家庭中,这些物件很常见。游戏里有这样一幕场景:当Krish搬进Florence的公寓,她决定腾空间放Krish的东西时,如果移走电饭煲,会让人觉得不太妥当。


Florence的母亲严厉霸道,对她管教严格,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我感同身受。在中国家庭,母女俩在电话里聊天的内容非常普遍(虽然音效被故意打乱,但在我的脑海中,我似乎能听到广东话从电话那一头传来)。母亲命令Florence专心学习数学,远离艺术创作。另一个令人觉得更残酷的真相是:由于老一代中国人的偏见,Florence从来不敢对母亲提及印澳混血的男友……这些细节并非关键剧情,但它们让我觉得特别有真实感。



塑造角色绝非易事,某些人也许觉得做一个看上去跟他们很像的头像就足够了。许多中国人(包括我在内)热爱格斗游戏,却很少意识到若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李小龙那个年代,这是有问题的。但让人感到振奋的是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如今我们能够玩到像《Florence》这样的游戏——它们既讲述了一个普遍的故事,同时又描绘了亚洲人在西方的部分生活经历。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