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门口的野蛮人:入城之后 如何“掳掠”?

发表于2017-07-31
评论0 2.9k浏览

“野蛮人”这个词最早来自于罗马的一段历史。

公元410年8月的一个晚上,一直被罗马人鄙为“蛮族”的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入了罗马帝国的首都“永恒之城”。入侵者烧杀抢掠,罗马城内外,战马嘶鸣,哀嚎冲天,烈烈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野蛮人”将罗马帝国800年的文明荣耀踩在脚下后,毫不留恋地扬长而去。


一千多年后,“野蛮人”在美国的商业世界复活。那些为收购而生的华尔街资本家,在1980年代兴起的杠杆收购热潮中,站到了美国实业界的城门外。

三十年后的2014年,虚拟现实——VR这个产业,也迎来了“门口的野蛮人”。这一年,社交巨头Facebook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culus,拉开了全球VR界大规模收并购VR/AR的序幕。

随着VR市场不断扩大,收并购交易量呈上升趋势。VR行业外的公司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任何产品只要和VR沾上一点关系,就会让人多看几眼。

在看来,未来的一年更是关键的转运年,VR收并购交易对行业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今天我们想谈谈那些站在VR界门口的野蛮人,“野蛮”之后,他们得到了什么?

先来看看这几年VR行业的主要收并购案例:

发现,2015年以来,VR行业收并购数量大幅增长,许多科技巨头都利用这个方式来为公司注入VR强心剂。

Facebook是最典型的代表。别忘了,创建于2004年的它,曾经只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但从2013年到现在,Facebook已经收购了11家AR/VR公司。2017年5月,Facebook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Facebook的员工数量为18770人,公司中5%以上的员工正致力于VR相关的工作。

近期Oculus Rift大降价,已经由599美元降至399美元,但它仍然需要连接到1000多美元的台式机才能使用。显然,Facebook对此并不满意。

不出意外,Facebook宣布,计划今年内发布一款更为便宜的无线头盔,希望它能够像苹果公司革新智能手机行业一样,推动VR的普及。知情人士称,Facebook新头显的售价只有200美元,是一款VR一体机,不需要连接PC或手机。

Facebook并不是唯一为这个行业进行大笔投资的公司。苹果也在悄然行动,一次次的收购、专利申请都表明,今年苹果要真正踏入VR/AR行业的洪流了。

几年前,苹果CEO蒂姆·库克就常常谈到VR和AR,并对其表示赞同,但他从来没有揭示苹果何时进入市场。

一切的遮遮掩掩,都在2017年6月初揭开了面纱——苹果推出ARKit工具包,iOS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AR平台”。

有人说,苹果发展VR/AR靠收购。表面看来,相比于其他科技巨头在VR刚兴起时就迫不及待地高调布局,苹果在VR方面的发力显得有些慢半拍。其实不然。一直以来,苹果通过收购较小的VR/AR公司来获得相关专利,包括可穿戴AR设备专利以及类似于谷歌纸盒眼镜那样的产品专利。

事实上,苹果一直在寻求时机,等待VR技术消费市场的明朗化。

参照苹果推出iPhone、iPad等产品即可知道,苹果与其他巨头采用的发展模式并不一样。“枪打出头鸟”,每一次的技术格局变迁,苹果更多的是观察和等待市场的发展。等市场定格后,再推出一个能够实现和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

苹果入局VR,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是在VR的普及上还是内容的产出上。

根据Digi-Capital的AR/VR第一季度报告,过去的一年里,VR领域的投资额达15亿美元,而同期的收并购金额只有6亿。投资额高于收并购额,是典型的早期技术市场表现,这证明交易更多是为了增长投资,而不是巩固优势或成本。

相比于VR,更多人对AR持观望态度,因此AR消费市场估计要在一个10亿美元的收购案出现之后才能变得更成熟。

不过,随着VR/AR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购交易的流动性正在上升。

科技界的“野蛮人”正在磨拳擦掌,思考在哪里购买,向谁购买。创业公司也在考虑向“野蛮人”寻求安全的避风港,直到市场足够大到让他们的商业模式产生收益。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