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理论与游戏创新

发表于2017-05-04
评论3 1.9k浏览

  很多人不理解游戏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为何赚得盆满钵满的企鹅、猪场等大公司开始走上了创新之路。之前在学习博弈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智猪理论,本文我就通过智猪理论(纳什均衡)来解释一下为何大公司要去做创新的部分原因。智猪理论是基于纳什均衡的一种策略,他也同样适用于目前的游戏市场。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引自MBA智库百科)博弈论应用广泛,主要分布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但是它在游戏设计中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尤其体现在用户行为分析,游戏策略设计这两方面。
  
  接下来讲回“猪”的故事...  

  智猪理论又是啥呢?假设一个猪圈里面有两只聪明的猪, 一只大而强壮,一只小而瘦弱。猪圈很长,一头有一个触发装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触发一次装置,在远离踏板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投放一定的食物。如果小猪去踩动踏板,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如果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抢到另一半食物。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对自己对最有利的策略来获取食物呢?

  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是:小猪会选择不行动,等在食物口,而大猪则为获取到食物而不断触发投食装置和争抢残羹。大猪好惨啊

  原因何在呢?

  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触发装置,不行动总是最佳选择。反观大猪,已知小猪是不会去触发的,只有自己去触发才能获得食物。

 智猪理论在游戏市场同样适用。游戏类型创新如果是由小公司进行,会承担一定风险,而一旦成功就会受到大公司的效仿,并迅速被抢夺市场,小公司损失惨重;如果是由大公司承担风险进行创新,一旦成功小公司争先效仿还是能稳定获利。所以小公司不进行创新始终是最佳选择,而大公司只有创新(在创新游戏需求不断增大和用户审美疲劳加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大利润。当然,举智猪并没有什么暗喻(笑~)

  无论过去如何,腾讯作为中国游戏领域的老大,已经开始逐渐承担了领导者的位置。推出wegame、gad,扶持独立游戏人,推动市场创新,优化市场环境、提升用户品味。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开始由企鹅老大一点点开始做了,希望腾讯给我们带来独立游戏人最黄金的年代。中国游戏,加油。


 游戏大公司和独立游戏创新兴起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此处简要提一下:
1.玩家审美提高,创新度不足导致重度游戏/客户端游戏整体市场不振。不创新死路一条。
2.国外单机游戏开始得到更多玩家的关注,国外产品的高创新性对同质化严重的国产游戏产生了威胁,国产游戏创新环境诚待改变。
3.游戏设计环境改变,更多高水平游戏人的出现与目前游戏市场的不健康形成了矛盾和冲突,独立游戏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等等...

鄙人能力尚浅,有什么问题请多多指教~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

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