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暴风魔镜的三大行业矛盾

发表于2017-03-31
评论0 1.7k浏览

“我认识我自己吗?”这是一个困扰过或将困扰每一个人的哲学问题。现在,面对VR行业的发展,好奇心让我不禁想问:“你认识暴风魔镜吗?暴风魔镜认识暴风魔镜吗?”

我在2014年涉足VR行业,记得从那时候起,暴风魔镜就已经是一个备具争议的团队。甚至还曾有VR从业者与暴风魔镜员工在微信群里上演“撕逼”大战。

在2016年小米发布小米VR眼镜的时候,我从微信朋友圈发现有不少对暴风魔镜持批评态度的觉得小米VR不错。当时我将小米VR与暴风魔镜放在一起看,觉得这是一个令我费解的现象。

之后几个月我与很多人谈论过暴风魔镜,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暴风魔镜在大众心中的印象。另外,在1月份CES期间,我还与暴风魔镜CEO黄晓杰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最近则做了一份调查,希望进一步验证我的想法。

在前期的访谈中,如果访谈对象是一个暴风魔镜批判者,我都会询问为什么会对暴风魔镜有意见。所有我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可以归纳到三点:没带好头;吹牛逼;产品不好。于是我又针对这三点做了一份调查,并通过微信、QQ和映维网一共回收了437分调查样本。

回收样本主要来自广东、北京,其次是上海、江苏、浙江。根据调查结果,HTC Vive在中国VR行业内的品牌认知度最高,达到90.20%,其次是暴风魔镜,达到84.40%。

知道暴风魔镜这个品牌的人群中有31.2%的人有过“暴风魔镜应是中国VR行业领头模范”的想法,有30.4%的人认为暴风魔镜吹牛逼,有14.4%的人认为暴风魔镜硬件产品质量差,有11.9%的人认为暴风魔镜软件内容质量差。

经合并去重,满足“没带好头,吹牛逼,产品不好”(任意一项)的受访者一共有193个,占知道暴风魔镜这个品牌的人群(一共369个)比例为44.8%。也就是说几乎一半的暴风魔镜品牌认知用户对暴风魔镜有意见。

1. 没带好头

暴风魔镜瞎忙了点,花了那么多钱也没弄出标准。

——某广州访谈对象

记得在2014年,为演示了VR作品(过山车)给我的几个好同学看,我买了暴风魔镜第一代以及一台1500元(我穷)左右的HTC手机。当时,我一个同学问我这个暴风魔镜是不是属于暴风影音那个暴风。

且不讨论暴风魔镜有没有“领头”这个能力,但31.2%的暴风魔镜品牌认知用户曾有过“暴风魔镜应是中国VR行业领头模范”的想法,也就是说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作为一家创业个公司,为什么比例会这么大呢?我没法探究其中原因,但我想这应该夹杂了很多因素。暴风影音曾经的品牌效应,暴风魔镜的先发优势,暴风魔镜的广告效应等等。

他们抱有的期望又是什么呢?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但他们想要的结果是一样——暴风魔镜带好头。就好比,尽管天下父母分别有着不同的教育水平,但他们都希望各自的子女优秀。然而,子女具体怎么样才能优秀,未必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同样,暴风魔镜怎么做才是领好头,未必每一个对他抱有期望的用户都知道。根据调查数据,接近三分之一对暴风魔镜抱有领头期望的用户认为暴风魔镜没有成为领头企业。

有这么多的用户对暴风魔镜抱有这么大的期望,暴风魔镜知道吗?

在1月份CES期间,我与暴风魔镜CEO黄晓杰交流了两个小时。在交谈中,黄晓杰屡次强调的是活跃用户数量、市场前景,并未表达过任何要成为领头企业的愿景。可能暴风魔镜打心底有这么一个愿景,但我更相信没有。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暴风魔镜不是Oculus,没法像Oculus那样放肆地用人才、砸金钱培养生态,甚至在2016年下半年暴风魔镜也因运营压力而不得不进行业务拆分。所以,我想这里面形成了一个不对等的期望。或者说,这三分之一的人对暴风魔镜的期望在开始之初就注定是面临失望。

2. 吹牛逼

他们的产品也能吹上天!

—— 某微信访谈对象

从我个人偏见来讲,我也不喜欢暴风魔镜的吹牛。但从公司的公关宣传来讲,吹牛又是必备技能,成了你是牛逼,失败了你是傻逼。然而,在我与黄晓杰的交流中我发现了更有意思的层面。

在我们2个小时的交流中,黄晓杰特别喜欢强调活跃用户、指数增长,市场规模。在黄晓杰的大脑中,如果今年有20万日活用户,明年就会有40万,后年就会有80万。黄晓杰现在对外表达的是“2017年日活用户可以到50~100万”。如果CES上我没有跟他聊过,我可能仅会觉得这是吹嘘市场吸引眼球而已,但事实上那次交流让我觉得黄晓杰对此深信不疑。

对于我提出近几年日活用户可能不会像他所期望那样翻倍地增长的想法,黄晓杰表示虽然存在可能性,但他还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断。我不知道暴风魔镜的数据,但我认为可以从别的平台进行对比参考。根据映维网统计的数据,Steam平台从2016年8月份到2017年2月份这半年期间月活跃VR用户增长仅35%左右,而且从2017年1月份开始月活跃用户数出现“横盘”的趋势,甚至还有点下滑。

外界认为暴风魔镜吹牛过头的情况在暴风魔镜内部可能仅仅是一种自信,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过度自信”。我询问黄晓杰,如果在2016年初能有像我一样“保守”地看待未来市场,会不会出现下半年业务拆分和部分裁员的情况。黄晓杰回答说可能不会。在2016年初,暴风魔镜拿到了2.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随后开始大规模地扩张,并且还投放了大量的广告,给人的感觉犹如爆发就在下一年。

经过一年的实践,暴风魔镜开始收紧了脚步,但黄晓杰的心中VR蓝图仍然比较激进。

3.产品质量差

暴风魔镜的产品不行

—— 某武汉访谈对象

2016年10月我在武汉第一次体验了小米VR,在体验小米VR前我咨询了点暴风魔镜的看法,并得到“暴风魔镜产品不行,小米VR还可以”的反馈。接着我试了下小米VR,进入后VR世界在我的头顶。我折腾了一会没成功回正,于是就仰着头玩了一会。后来我被告知是因为没有校正。同样的校正问题也发生在谷歌Daydream上,详见文章《亲历CES展 AR-VR很流行但不亮眼》。当我反馈说小米VR不好,Daydream不好的时候,身边很多人会质疑我,是不是没有校正,是不是手机不行。

暴风魔镜的元祖还是谷歌Cardboard。谷歌Cardboard好不好?从产品质量上讲,谷歌Cardboard是最劣质。但考虑到谷歌的科技巨头地位,很多人都会自发地为谷歌开脱责任,比如一个微信访谈对象说:“谷歌推行的内容是符合低端用户需求,低端尝新体验的,或者说它清晰地将目标用户的期望控制在很低的位置而不通过虚假炒作提高用户期望。”

如果你有认真留意谷歌的会议演讲、公关宣传稿,你会发现谷歌都会热情洋溢地说“immersive”,“full immersive”,“revolutionary”。讲真,Cardboard有沉浸感、革命性吗?在2015年12月,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奇就有抨击说谷歌Cardboard是在搅浑水。事实上,谷歌Cardboard的宣传不亚于Oculus。根据谷歌趋势指数,Cardboard的指数几乎都是高过Oculus(非这波VR年代Cardboard的指数相对稳定在10左右)。在所有谷歌Cardboard的新闻稿中几乎都有“revolutionary”这样类似的赞美之词,如果说“炒作”,Cardboard应该是远远高于暴风魔镜。此外,谷歌做了很多对VR行业非常有贡献的研究工作,而这些研究工作很多是用Oculus Rift和HTC Vive展开的。

回到文章最初,当我将小米VR与暴风魔镜放在一起看,觉得“贬低暴风魔镜抬高小米VR”是一个令我费解的现象。小米VR也是Cardboard类型,或者你更愿意说他是一款中国版“三星Gear VR”,但事实上还是一款高配版Cardboard,Daydream也是。

说句现实的话,这些产品的定位就是这个层次,目前没法比拟三星Gear VR,更谈不上高端VR。也有人说留给暴风魔镜的时日不多了,手机厂商有优势,可以深度定制化安卓操作系统,似乎分分钟可以秒杀暴风魔镜。但事实呢,硬件产品都是那个档次,内容应用也都是那个档次,而这个档次还远不及大众用户叫好的程度。小米VR卖了多少?有10万吗?即使10万台能赚多少利润?好消息是,谷歌将推出全新的操作系统,深度优化了VR,而手机厂商现在做的手机系统深度制定化都将化为泡影。对,白忙乎了,钱也没赚到,代码也白写了。

我认为,手机厂商现在最好的战略就是占个坑,足够了,待路图清晰点了再发力。

那为什么还是有贬低暴风魔镜赞美Cardboard的现象呢?我想这可能要回到本文讨论的第一点。那谁能来改变这一局面呢?如果你不在相信暴风魔镜,也许你可以寄托在HTC将在年底发布的移动端VR设备。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