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传奇游戏公司:从IGN唯一的0分游戏到销量超一亿的爆款!
Treyarch,一些资深玩家可能听说过这家公司。
他们创造了总销量接近1亿的游戏系列《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同时还保持着史上最快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业界记录。
↑NBA传奇球员、奥斯卡奖得主科比布莱恩特,也是黑色行动系列忠实粉丝↑
然而这家被称作T组的公司,实际上还保持着另一个记录,一个他们不愿意提起的记录。
这个记录就是——IGN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款0分游戏,出自他们之手。
↑IGN史上空前绝后的0分游戏,只此一家,就是T组出品↑
划重点1:T组成立后的第一款游戏,就成为IGN史上唯一的0分游戏
T组成立后的第一款游戏——《长野冬奥冰球98》,就被IGN评了空前绝后的0分。
↑就是这款游戏,0分↑
可能有同学会问,这游戏到底是多差,才会得0分。
其实问题不是差(当然客观也挺差的),而是T组这款游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换皮游戏”。
他们把另外一款冰球游戏,换了个封面,换了个标题,原封不动地就当作新游戏上市了!
↑左边是T组的游戏,右边是另一款游戏,你能看出不同吗?↑
X博士也见过不少中国厂商给游戏换皮的例子,但这么糊弄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说,T组这段黑历史,完全是自己作的。
划重点2:被动视收编开发使命召唤,开创僵尸玩法崭露头角
好在0分事件,没有打垮T组。但也给了他们一个教训——那就是做代工,也不能如此糊弄。
不得不说T组的运气实在不错,他们因为做了几款代工体育游戏表现不错,就被动视Activision看中并收购。
↑T组代工的托尼霍克滑板,让下单的动视很满意↑
而且动视刚收购T组,就给了他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开发使命召唤系列游戏。
使命召唤系列虽然是IW工作室创造,但作为发行商的动视希望每年都能出一款使命召唤,因此想到了T组。
得到机会的T组并没有搞砸,相继推出了使命召唤红一纵队、使命召唤3、使命召唤世界大战等游戏,向新东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这些游戏基本继承了使命召唤系列的全部优点,在游戏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玩家的饥渴下,都纷纷大卖。
而T组也没有一味地模仿IW,他们首创的僵尸模式,就成为使命召唤系列一代经典,被后续作品所沿用。
然而T组这些成就,在当时却并不被玩家以及业内所重视。
因为IW打造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实在太过耀眼,纵使T组如何努力,也摆脱不了备胎、模仿者的形象。
但有时候生活就是如此奇妙,你永远猜不透明天会发生什么。
就在IW无限风光之时,命运的天平,却已经悄悄地开始向T组倾斜。
划重点3:黑色行动创造历史,甚至让好莱坞电影巨头都向他低头
2010年,因为分成谈不拢的IW和动视正式决裂。IW两大创始人带着众多核心员工悍然离职。
↑IW创始人在推特上宣布离开动视,不再制作使命召唤↑
这件事在当时好比一个炸弹,震惊了整个游戏行业,所有玩家和媒体都在重复一句话:
使命召唤要完了。
而这时候T组站了出来力挽狂澜。
T组交出的答卷就是《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黑色行动大胆地采用了全新的剧情叙事方式,用类似电影《源代码》的风格,大量闪回、倒序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直到最后一刻才能发现真相的悬疑故事。
↑黑色行动成功塑造了雷泽诺夫这个角色↑
同时多人模式也没有令人失望,更加完善的丧尸模式以及枪械角色升级体系,让玩家很快就从现代战争转战到黑色行动。
优秀的游戏素质,让《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最终销量超过3000万份,创造了将近18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了现代战争。
同时黑色行动的成就还不局限在游戏领域,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突破10亿美元销售额的娱乐产品。史上也仅有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可以和他比肩。
↑黑色行动,让使命召唤达到了新的高峰,连好莱坞电影工业都要向游戏行业低头了↑
而在之后的黑色行动2与黑色行动3中,T组进一步给缺乏变化与创新的使命召唤系列注入新血。
黑色行动2开创的Pick10系统,奠定了此后使命召唤延续至今的多人对战核心架构。
黑色行动3则更进一步,率先将传统拼抢射击,加入了角色英雄玩法和技能设定,令人耳目一新。
要知道,在黑色行动3上市半年后,同样主打英雄技能射击的守望先锋,才姗姗来迟。
令人不得不佩服T组的先见之明。
对于使命召唤系列来说,这几年的日子其实很不好过。
不但连续两款正统作品口碑不佳,战地、绝地求生等游戏的兴起,也对游戏造成极大冲击。
↑上一代回归二战的使命召唤,依旧反响低于预期↑
在这种局势下,T组最近公布的《黑色行动4》,再一次承担了使命召唤系列绝地反击的任务。
这次,就让我们一起看看,Treyarch要如何在如今吃鸡当道的射击游戏市场里,再度上演绝地反击战。
课后总结:
T组的故事,在X博士看来很有“莫欺少年穷”的启发意义。
别看一些游戏公司,做出来的游戏素质不高、评分低。但说不定下一款《绝地求生》就会出自这些公司之手。
比如当年的蓝洞,不也是做了TERA这个扑街产品后,才诞生了绝地求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