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崩塌】古典至维多利亚时期欧洲城市规划历史进程

发表于2017-05-15
评论1 4.8k浏览

​​​——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

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格言。

事实上包括罗马城在内的许多著名城市大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几大城市包括伦敦,巴黎等都是数个世纪的积累才有当时的繁华。我们要研究维多利亚时期的城市规划就不可避免需要探寻其发展的源流。

城市规划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概念最早萌芽于19世纪前中期,主要起因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显著提高。而事实上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城市规划这种说法就已经悄然诞生,那时候的城市建设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层(包括王权和教会神权)而非真正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当时的城市建设更多体现一种形制上的规划而非科学的全方位规划,这点可以在其后许多乌托邦构想上得到体现,这点稍后会单独举例。

在详细分析每个年代的城市规划概念前,我们先大概梳理下时间线。

1.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至14世纪)

2.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

3.殖民地时期和维多利亚前期(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初)

4.后维多利亚时期(公元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其中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可算作城市规划概念的古典成形时期,这时期最大的特征便是有明确的城市中心点(教堂或是城堡),同时有圈定城市范围的城墙或是护城河,城市最大的作用便是单纯的住人。直到大航海时代后,殖民地时期至维多利亚时期,这段时间城市建设可谓飞速发展,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都会这种概念,城市也不是单纯的居住地,会有很多例如港口城市,工业城市等等功能性城市概念出现,而这时最首当其冲的视觉特征便是城墙的消失,因为城市扩展进程已经远远超越了城墙所能圈定的范围区域,可以说城墙的崩塌正是代表着古典城镇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


中世纪时期

(公元5世纪至14世纪)

中世纪时期(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最为黑暗的时代,在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下,欧洲各国不论是艺术文化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缓慢且艰难。这个时期的城市发展同样陷入困顿。横向对比同时期的中国(东晋至明朝),欧洲并没有发展出一个可以和长安,洛阳那样相媲美的大城市,这是由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

首先便是地理原因,整个欧洲大陆的北方,土地平坦但气候寒冷不适宜人居住,而南方虽然气候宜人但是山地丘陵过多也不适合大型城市发展,对比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大片肥沃的平原盆地,欧洲的城市发展确实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便是政治原因,虽然中国在这段时间经历了数次朝代的更迭,但大部分时间都是集中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相对安定的国内环境和富裕的经济使得国家有能力统筹规划建一个或数个大型城市。相反欧洲此时领主割据,战火连绵,加上瘟疫四起,农民流离失所,经济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型城市的建设发展。


此时的欧洲城市也很好得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总结如下:

①多为自发形成的小型城市

原因如上文所说,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当时的城镇更多是佃农自发依附在封建主城堡附近形成的小型市镇。

②以军事要塞为中心的军事城市(如卡尔卡松城)

封建贵族作为中世纪时期的统治阶级,其城堡自然而然需要大量的手下侍奉服务,其私人军队和封土疆域内生活的农民多居住在城堡四周,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城堡为中心的小型城市,这其中的居民同时也承担着拱卫城市的作用,而城市本身更接近于一个军事要塞的性质。

③以教堂为中心的教会城市(如诺林根)

中世纪时期也正是教会权力不断发展的时期,其中出现了大量以教堂为中心的教会城市,而中世纪后期教权已经开始向王权发出挑战,城堡在城市中地位下降,而教堂正逐渐开始成为城市的中心建筑,这一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现代许多著名欧洲老城的市中心均有一座或多座地标性大教堂。

而此时的城市形制大多以环形和中心放射形为主。环形多用于城堡中心城市,环形网路更便于军事防守。而中心放射形更多用于教会城市,因为放射形道路更方便城市各地的居民到达中央教堂进行礼拜和集会。


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

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源于经济的复苏和生活水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速度已经开始加快,这个时期城堡开始失去原本的中心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佛罗伦萨,罗马城以及与罗马相邻的梵蒂冈城。

这个时期的一些特点:

①几何形城区

简单城市区块划分的概念开始出现,整个城市用简单的几何形大致分成包括贵族区,普通市民区和贫民区等几个区域。

②城市装饰风格发生巨大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开始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这些风格的转变直接地体现在了城市建筑装饰上,同时哥特等新兴艺术风格的发展也对城市风格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时代的城市形制多参考古罗马的棋盘式布局,这与东方城市(长安,京都等)的规划形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年代还诞生了一股特色思潮,即起源于古罗马维特鲁威发扬于文艺复兴时期V.斯卡莫齐等人的理想城市构想。

维特鲁威承继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有关城市的论述,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他在《建筑十书》中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规划布局等作了论述并提出理想方案。而他的继承者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他的遗稿,L.B.阿尔伯蒂、伊尔·菲拉雷特、斯卡莫齐等人师法维特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理论。其中阿尔伯蒂1452年所著《论建筑》一书,从城镇环境、地形地貌、水源、气候和土壤等着眼,对合理选择城址以及城市和街道等在军事上的最佳形式进行了探讨。而斯卡莫齐则按菲拉雷特的设想,制定威尼斯王国帕尔马洛城(现位于法国境内)的规划,并于1593年建成。

但是此时提出的乌托邦式城市规划还停留在对城市形制本身的理想化幻想中,和之后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总结如下:

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发展进程总体上是呈缓慢发展的趋势,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依然处于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城市总体形制的特征也很明显:①有明显的围墙作为界线。②城市一般有一地标性中心建筑(后期多为教堂)。③中大型城市一般归附于一座城堡,城堡由早期位于城市中心逐渐转移至城市外围,中心让步于教堂。我们可以在许多描述欧洲古代的文学、电影和游戏等作品中窥探一二。

殖民地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

(公元16世纪~19世纪初)

公元1500年是普遍公认的人类历史发展上的分水岭,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关系,使整个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地理大发现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极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带来的巨变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我们将公元1500年后至20世纪前的城市发展进程分为两大部分,前一段时间即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初,此时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受制于港口贸易的发展,除了少部分老牌的陆路大城市,大多数新兴崛起的城市多依赖港口贸易。而后半部分即公元19世纪中后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许多工业城市开始崛起,而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借此契机率先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从而使大航海时代便开始的西方主导世界的趋势得以巩固和加强。

这个时代城市最大的特征便是城墙的消失,框定城市界限数十个世纪的城墙因为阻碍了城市的飞速发展而被推倒,同时在先进火器的冲击之下,这种古老的防御措施变得鸡肋而无用,而航海业使得海陆对比于陆路优势更加巨大,总之城墙这个古老的存在正在随着文明的飞速进步消亡殆尽,人类逐渐开始走出围城,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开来。

葡萄牙是率先享受地理大发现成果的欧洲国家,受惠于其发达的航海业,这个疆域不大的小国一度成为世界霸主级的存在。

里斯本作为葡萄牙的首都,在当时的世界属于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而且也是一个标准的港口城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逐渐开始暴露自己的劣势,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一定程度上拖垮了葡萄牙的经济,商业的发达也无法弥补工业落后的事实,自身依然封建传统的政治结构也注定葡萄牙无法与尔后先进的英法等国对抗,而压垮这个曾经辉煌国家的最后一株稻草则是发生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这场欧洲史上最大的地震几乎摧毁了整个里斯本,葡萄牙的经济受到了致命打击,一个曾经强盛的殖民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奥地利也是当时较为强盛的一个欧洲国家,但是相较于葡萄牙荷兰等传统海上强国,其影响力更多在陆地之上,其首都维也纳的城建史很好的反应了欧洲城市不断突破城墙向外围辐射的过程。

最能代表这段历史城市风貌的便是英国的首都—伦敦。

在同同时代的数个强敌(包括拥有号称“无敌舰队”的西班牙,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和老对手法国)角逐胜出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国家国力之强盛远超当时的第二名。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首都的伦敦,自然算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城。然而之所以将它放在维多利亚前期英国的代表城市而非维多利亚中后期代表的原因,是因为伦敦更多是一个新老交汇的城市,它既传承了古典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许多遗产,也享受了新时代的荣光,对比英国国内的其他大城市,传统如爱丁堡,现代如曼彻斯特,伦敦更多能代表殖民地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那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气质。它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一方面依然存留许多古典气息。

我们用一组示意图来阐述伦敦城市规划发展史。

上图中可以看出,伦敦城的发展遵从由中世纪城堡逐步突破围城向外扩张并形成大城市的规律。且在19世纪时期就已经有基本的分区形制。包括了威斯敏斯特宫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中心的行政区西敏区,圣保罗大教堂和伦敦塔为中心的金融区西堤区,行政区金融区之间的老城区苏活/霍本区,海德公园和摄政王公园为中心的新兴居住区,以及泰晤士河南岸的工业区和最东的东区贫民区。

上图展现了18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伦敦城市的扩张史。

可以看到1746年的时候伦敦西北部分尚未开发,泰晤士河以南也基本处于农郊状态。

1823年的时候西北建成了海德公园和摄政公园两座公园,带动了周边城市化的进程。

1843年可以看到西北部新兴居民区已经完全成型,而东部和泰晤士河南岸工业区也逐步扩张。

直到二十世纪初伦敦城市范围已经达到了一个世纪前的两倍之多,人口更是翻了好几番,基本确立了伦敦超级大都会的地位。

这种辉煌一直持续到一战二战时期。二战中伦敦受到严重的破坏,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伦敦大建设才将伦敦城恢复繁荣。


后维多利亚时期

(公元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严格意义上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但是真正确立英国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应该说是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正是在19世纪中期往后,工业化这个概念才被逐渐接受,因此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城市,这是人类城建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篇章。

此时的城市已经能看到很多现代城市的特征,包括如下特征:

①城郊的出现

②开始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交通技术的发展推动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

④环境问题严峻

⑤明确的城市中心开始不再是某一建筑,而是形成类似中心商务区的一片区域

⑥出现了许多以交通干线(河流,铁路,公路等)为中心的带状城市

这个时期的一个代表城市便是巴黎。

作为纠缠数个世纪的世仇,英法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同样伦敦和巴黎也是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的两个欧洲特大城市。伦敦作为从远古时期就一路传承下来的城市,其发展路程是平稳渐进的,因此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维多利亚时期,它依然能在保持城市古典风貌的情况下,进行相对温和的演变过度。而巴黎则在维多利亚时期经历了一次堪称“破坏性”的改造,这便是近代史上最为有名的城市规划案例——“奥斯曼规划”。

当1867 年的巴黎博览会举行之时,人们看到的巴黎不再是一个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传统的巴黎,这个城市的面貌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第二帝国时期由奥斯曼市长( George Eugène Haussmann) 作为总设计师进行的彻底改造被称作“宏大工程”,被认为是巴黎进入“现代城市”的标志,使巴黎从“卡西莫多的巴黎”转变为“奥斯曼的巴黎”,造就了一个超越传统的现代城市。奥斯曼规划也成为一种特定的指代,其影响延续至今。

奥斯曼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①进行道路改造

奥斯曼改造最直接的影响在于交通方面,据说拿破仑三世支持改造的一大原因便是希望道路可以拓宽到支持他的炮兵在城中快速行动,方便巷战。因此奥斯曼希望新的道路网可以将塞纳河两岸主要地点和重要设施联系起来,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轴线形成网络主干,斜向的道路和广场作为大轴线的补充。于是有了现在著名的里沃利大街(Rue de Rivoli)作为东西向交通干道,向东与圣安托万路(RueSaint-Antoine)连接,穿过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一直延伸至民族广场(Place de laNation);向西通过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与香榭丽舍大街相连,直到星形广场(Place de l'Étoile)。

②完善排水系统

与开辟新路同等重要的是给排水网络。当时巴黎水量供给为每天9万立方米,主要来自塞纳河和乌尔克运河,水量明显不足,且未经处理,水质较差。于是奥斯曼建设了两条饮水渠、两个储水池,还建设了输水系统向每户家里输水,并向用户收取水费。奥斯曼还对塞纳河作为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提出质疑,打破公众长期以来对塞纳河水的痴迷。到奥斯曼卸任时,巴黎水量供给达到每日24万立方米。此外,奥斯曼还建造了560公里的下水管道,成为奥斯曼最具代表的工程之一。

③建设公园设施

奥斯曼为城市增添了大量草坪和公园,构成现代巴黎不同层次的绿色网络组合:巴黎人休闲散步的绿色有氧胜地万森森林公园(Bois de Vincennes)和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成为巴黎东西两侧绿色之门,有巴黎“双肺”之说。其他如蒙索公园、卢森堡公园、蒙苏里公园、肖蒙山丘公园等点缀于城市东南西北各个角落。此外,无数的星罗密布的小广场、林荫大道与花园构成城市有机绿色呼吸系统。法国小说家乔治·桑女士将这些城市花园称为“令人陶醉的发明”。在那里,她看见了属于“所有人的奢侈”。小说家阿方斯∙卡尔(Alphonse Karr)则认为“小花园重构了被汽车和不断扩大的城市所吞噬的街区”。

④统一建筑风格

在20年时间里,奥斯曼把巴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建筑工地。伴随着新城市系统建设的,是老建筑的大规模拆除,以及新建筑的建立。奥斯曼的改建计划需要拆除近2万座历史建筑,同时新建3.4万座新建筑。这些矗立于宽敞林荫大道两侧的新古典主义公寓楼整齐划一、井然有序,体现着一种高贵与秩序感。同19世纪美国增加建筑物高度的方式相比,奥斯曼建筑仍遵循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原则,没有修建更高的楼层。奥斯曼的改建工程虽然规模浩大,但努力使住房需要和审美标准相互协调,不逾法度。奥斯曼式的房屋造型沿用至今,成为巴黎房屋的独特之处。同时大量新修的建筑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巴黎日益严重的住房问题。

然而历史上对于奥斯曼计划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属于那个时代的肮脏、逼仄的巴黎老城让位于实用、充满秩序感的奥斯曼建筑,才成就了现代属于全世界的时尚花都巴黎。这个独特的奥斯曼式的巴黎,其城市规划的影响一直辐射至巴塞罗那、布达佩斯、柏林,甚至美国芝加哥。统一性与一致性,这一城市美学至今仍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另一方面,奥斯曼挥动的刀子将老巴黎的历史延续性毫不留情地斩断,老巴黎与新巴黎的历史断层,让不少怀旧主义者痛惜不已。西岱岛被铲平、一些街区在地图上被抹去,老巴黎就这样消失了。法国政治家Jules Ferry曾这样感慨道:“我们眼含热泪,缅怀着过去古老的巴黎,那属于伏尔泰的巴黎……那1830年和1848年的巴黎。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宏伟壮丽的新建筑拔地而起,却造就了满城的混乱。只见庸俗之风大行其道。我们能留给后辈的,只是物欲横流的现实。”

后维多利亚时期正是新思潮不断涌现的年代,这个年代出现了一种很有特色的城市建设理念思想,即“空想社会主义”,这种理念容易让人联想起早期关于“理想城”的设计,实际上这二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差别在于理想城更多追求城市规划本身的完美,而空想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城市人员构成上的和谐。

空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  ,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但是不论是理想城还是空想社会主义,其本质都是脱离现实的幻想,最终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后维多利亚时期的另外一些先贤们从全新的角度关注城市规划建设。不同于早先纯粹关注城市本身的理想城构想,也不同于之后纯粹关心社会构成的空想社会主义,另一些伟大的城市建筑师开始思索城市和居住其中的人本身的关系。可以说城市规划的本质便是协调居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下面几位便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①[法]柯布西耶“伏瓦生规划”

 20世纪初,建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让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迅速成为现实,建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很大拓展。巨构建筑的兴起正是对高密度大城市的发展需求作出的回应,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一战后欧洲对城市住房的需求更刺激了建筑师们的想象力。现代主义建筑先驱柯布西耶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很有可实施性的巨构城市设想。

②[法]戛涅“工业城市规划方案”

此处提出的工业城市规划不同于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业城市规划。在维多利亚早期工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城市的扩张是杂乱而漫无目的的,例如曼彻斯特那样的新兴工业城市在一开始都是盲目扩张改造,导致污染严重,城市整体脏乱差。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问题,法国青年建筑师戛涅(Tony Garnier,1869~1948)也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开始了对“工业城市”规划方案的探索。他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东南。各区间均有绿带隔离。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铁路干线通过一段地下铁道深入城市内部。城市交通是先进的,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戛涅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

③[西]A.索里亚·伊·马塔“带状城市”

带状城市,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这些思想都是在数十个世纪的城市进化史中逐步形成的,而科学的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正是在这些不断地尝试中慢慢得以完善成当今的样子。

综上,纵观整个欧洲城市发展史,基本一步步展现的便是人类如何从小小的城堡中慢慢扩张出来,最终冲破城墙束缚的过程。正如多年前人类突破了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围墙,也许不过多久人类的扩张又将迎来另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追寻人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理念永远不会改变,这种思想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延续下去。



我们将继续推送精彩内容,请不要错过~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