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émon GO的蝴蝶效应——国内哪些APP借了任天堂的东风?
发表于2016-07-21
作者:小月月,腾讯资深舆情分析师。
本文由腾讯WeTest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腾讯WeTest获得授权。
7月19日,麦当劳日本在欢乐餐中附送当红AR手游Pokémon玩具,当天麦当劳日本股价飙升23%,触发熔断。Pokémon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愈发明显,那么在游戏市场,又有哪些APP成功借到了Pokémon的东风呢?
引子
手游市场红海一片,面对主机市场的萎缩,老牌游戏厂商任天堂祭出了金字IP Pokémon(又称《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联手Niantic Lab(曾开发话题AR作品《Ingress》),推出了第一款手游:《Pokémon Go》(后简称《PG》)。AR技术和抓取小精灵的主题完美结合,加上20年IP的影响力,PG在美国推出首日就一举登上了应用商店的榜首,一时间风头无两,大量用户涌入以至于发行商不得不锁定特定区域的GPS,以保证玩家体验。据美国知名调研网站“调查猴子”(SurveyMonkey)的最新报告,《PG》已成为美国史上用户最多的手机游戏。《PG》在美国推出首日就一举登上苹果应用商店榜首,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了今年《蛇蛇大作战》和《皇室战争》先后创下的纪录,峰值高达2100万,比《皇室战争》的峰值500万翻了近四倍。(图片来自:App Annie)
相似产品涌现——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
这另一款游戏叫《城市精灵GO》,不只是名称接近,游戏玩法中也有利用AR+GPS定位抓取精灵的元素,让人顿生“山寨”、“跟风”之感。但据这款游戏的发行商探娱互动说,这款游戏从2014年就开始制作,今年4月就上线苹果应用商店,并非《PG》热度爆发以后粗制滥造的跟风作品。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在负面评论中,抄袭赫然位于第三,可见上了当去发牢骚的玩家着实不少。如果我们把抄袭的其他说法,比如“山寨”“模仿”等都算上,会发现数量更多。最近的半个月内,光提到“山寨”的评论在各大渠道就有500多条。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翻墙”APP爆红——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PG》的开发团队来自Google,故游戏使用了Google账号登录。千辛万苦通过自有渠道安装好《PG》的国内玩家,还得跨过“长城”才能开始游戏。懂的人都知道,翻墙的方法千千万,但只一个应用抓住了这个时机,那就是GreenVPN。 GreenVPN在7月1日时,还是一个位于总免费榜700多名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工具,但随着《PG》的上线,它的名次也被逐渐带了起来,而在7月12日,GreenVPN在新版本中做了一个小改变,直接把自己带到了榜单位置的最高点:免费榜52名。这个改变就是在自己的副标题里加入了最近的热门话题《PG》的元素,它之前的名字叫做《GreenVPN - 又称Green网络加速器,是无限流量的免费VPN》,修改后的名字则是《GreenVPN - 体验Pokémon Go的必备神器,是无限流量的免费VPN(别名:Green网络加速)》。
(图片来源:腾讯WeTest舆情监控)
在进行这样简单的优化后,搜索Pokémon Go时,GreenVPN在搜索结果中位于第二,仅次于《城市精灵GO》。
通过腾讯WeTest舆情榜单功能可以看出GreenVPN从7月7日起在各榜单上排名迅速上升,而其在商务畅销榜保持榜首位置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在达到顶点后,GreenVPN的名次略有下降,但这个曲线和《PG》的热度降低完全吻合。时至今日,GreenVPN的榜单排名又掉到了200左右,但比起7月1日的700多名,还是高出不少。
(图片来自:百度指数)
借《PG》的东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参考一下另一款VPN软件便知。VPN快车在7月1日时位于免费榜的458位,比GreenVPN还高一些。和GreenVPN一样,这款产品也受到了《PG》的影响,在热潮来袭时排名迅速拔高,一样在7月12日达到了最高点免费榜81名。
但是,用户下载产品只是开始,真的能留住用户还是需要过硬的品质。如果惊人的流量后接踵而至的是排山倒海的差评,那再好的开局也逃不掉以失败告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