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五个层面的解构(下)

发表于2015-11-06
评论1 1.3k浏览

 

分析游戏设计标准之美学布局

 

是否有人会关注角色是穿着银色护甲还是橙色的披风?军队在欧洲和亚洲战斗有何差别?拯救世界和拯救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游戏之间是否有区别?

 

事实上,这些元素确实会对游戏产生影响,而且影响还很大。画面、音效和感觉构成了游戏的核心体验,这是游戏其他部分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它们使得游戏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艺 术形式而不是单纯的科学产物,正是它们让游戏显得更接近戏剧而不是算数,恰似绘画艺术而不是几何绘图。这些艺术内涵就像是游戏的皮肤、脸和外在表象,是世界在审视游戏 时看到的内容。

 

以下是游戏设计标准之美学布局的相关内容。

 

美学布局的组成要素

 

硬核玩家甚至某些游戏开发者时常会将游戏当成纯粹的机制化系统。这可以理解,因为上述人群通常都玩过大量的游戏,他们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可以分析和解剖游 戏,透过游戏的表象将其花里胡哨的外观分解成最基本的齿轮和机油。我们游戏设计标准中探讨的所有系统,包括基础机制、奖惩系统和长期动机,都属于此类齿轮。一旦他们能 够将这些内容分析清楚,那么就可以尽其所能操作这些齿轮,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个过程被游戏开发者称为“最小最大化”。最小最大化过程就是利用最小的经历让游戏获得最大化的好处。玩家和游戏开发者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他们可以迅速地理解整个游戏 ,然后寻找并执行可选的路径来达成目标。这种老式的思维模式可以追溯到当年的街机游戏,当时游戏的核心体验便是征服挑战并获得最高分。使用最小最大化策略并没有过错, 将游戏设计当作系统来看待可以创造出有趣的最小最大化情形。

 

但是,游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机制和系统。美学布局便能够赋予游戏技巧、格调和典雅,决定角色的模样、跳跃或奔跑时的音效以及油画或刚强超现实主义的背景,过场动画和系 列电影,故事和情节主线,游戏盒子的外包装。执行恰当的美学设计能够让优秀的游戏受到关注并且被用户所铭记。设计不佳的美学甚至会毁掉整个游戏的体验。

 

游戏的美学布局由许多关键的子部分组成。前3大子部分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传统电子游戏中看到,那就是视觉效果设计、音效设计和内容。第4个子部分也存在于所有的游戏中,但 是多数传统主机的PC游戏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这个方面,那就是互动设计。

 

视觉效果设计

 

游戏的视觉效果设计很容易理解,但是却很难掌握。视觉效果就是游戏的外观,包括图像、颜色、屏幕上或者玩家手中卡片上的图画。由于人类对视觉的依赖性最强,所以游戏的 视觉效果至关重要。这是将出现在海报、广告和零售盒包装上的最为主要的游戏层面。船长的脸部和随风飞舞的头发的细节、水面上的闪光或者耀眼的太阳光,这些都属于游戏视 觉效果设计的一部分。额外添加某些内容完全不会影响到游戏可玩性,却能够以重要但间接的方法丰富玩家的游戏体验,比如《使命召唤》中从头顶上飞过的飞机。

 

现在,游戏在这个层面上比过去要好得多,这需要归功于过去三十年来技术上的进步和那些富有开拓精神的艺术总监。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流行的是Super Nintendo和初代 Playstation,开发者们追寻的是在游戏中呈现完美的现实主义,他们的目标是制作出完全吻合现实生活的游戏。这十年来,上述目标已经几乎在Xbox 360和Playstation 3上实现 ,开发者们便开始自寻其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Farmville》之类在线网页游戏精通的是高清卡通画图像,让玩家觉得舒适而且易于理解。《Spelunky》等独立游戏追求的是90年代像素艺术的改良版本,勾起那些童年体验过任 天堂游戏的成年人的回忆。《Okami》或《塞尔达传说:风之杖》等游戏专注的是提供高程式化的效果,让玩家产生诧异感。所有的这些视觉效果设计都支持了相应游戏的核心体验 ,为其他开发者提供了可以模仿或者超越的高质量范例。

 

游戏的视觉效果设计能够传达出大量信息,比如哪些人会玩游戏以及这些玩家对游戏的期望。网页游戏容易理解并且有着简单的规则,但是它们或许无法让那些追寻《战争机器》 等超现实主义感的玩家产生兴趣。因而,将这类游戏的艺术风格现实化完全是在浪费精力,在决定视觉效果设计风格时,明白游戏将吸引哪类玩家非常重要。对许多玩家而言,这 个子部分的质量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一印象。即便游戏的剩余部分很不错,但是如果视觉效果的质量越过了玩家所能够接受的底线,他们也很难会想去尝试游戏。视觉效果设计是 能最快让游戏显得过时的因素。

 

音效设计

 

游戏的音效和音乐很重要。观察过电影行业之后,游戏行业迅速明白,音乐能够被用来引发玩家在游戏中的情感和沉浸。勇敢的英雄骑马奔向敌人时,配乐应当是管弦乐和小号。 更富娱乐性的游戏或许会使用充满童稚的音乐,比如游戏《Wii Play: Tanks》,让玩家回到他们的童年。诸如《生化危机》之类的游戏选择使用动态音轨,改变音乐依赖于屏幕上 的动作的情况。在玩家在黑暗幽静的街道上游曳时,听到的是令人紧张的低沉音乐。而当怪物从墙边冒出时,音乐就会变得急促快速。通过美学布局的音效设计,所有的这些选项 都为核心体验提供了支持。

wii play_tanks(from forums.toucharcade.com)

 

除了背景音乐之外,游戏的音效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仍以《Wii Play: Tanks》为例,任天堂本来可以将小坦克的音效设计成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那种庞然大物的音效。但是他们却 选择将它们的音效制成类似于那种上发条的玩具。这个看似并不重要的改变针对的恰恰是游戏的目标受众,这种设计会让那些想要驾驶真正坦克的玩家离开游戏,而加深了那些想 要再次体验塑料车辆的玩家的体验。

 

需要花较长时间来玩的游戏可能不需要背景音乐,但是含有故事情节的游戏时常会使用背景音乐和音效来提升游戏效果。而且,视觉效果和音效设计能够相辅相成,用来表现某个 事件的发生,比如当玩家受到伤害时屏幕会变成红色同时会听到砰砰的心跳声。这些都是开发者和音效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做法。

 

内容

 

游戏的内容包括角色、故事、场景和关卡设计。从开发层面上来说,内容通常被视为由设计师和制作者(游戏邦注:而不是工程师)负责的游戏部分。无论是推翻邪恶的Ganondorf 还是寻找已经遗失很久的珍宝,游戏的故事主线确属于美学布局中内容的一部分。就像美学布局的其他层面一样,内容有时并不会对游戏的机制化系统构成任何影响,只是帮助寻 找出那些真正对游戏感兴趣的人。以中世纪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或许并不会满足那些选择以现代高中为背景的同类游戏的玩家的诉求。

 

开发者能够以自己喜好的方式将游戏的故事和角色成分插入游戏中。游戏是构建在规则和玩家的行动(游戏邦注:这些是游戏的基础机制和P&R系统)之上,但是玩家的游戏体验就 与游戏内容相关。每个关卡提供新内容,这是玩家之前并未见过的场景。游戏故事、角色和情节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开发者。有些玩家偏向于最小最大化,他们会跳过所有的故事 情节。或者,开发者可以像《Braid》那样把故事情节分离成可选项。内容对玩家的重要性由开发团队来决定。

 

互动设计

 

美学布局的最后一个子部分是互动设计,也就是玩家同游戏互动的方法和技术。无论是通过按键、移动、模拟操纵杆、网球拍还是其他已经被发明出来的设备,玩家与游戏进行互 动的方式不仅是美学布局中最重要的层面,也是整个游戏设计标准中最重要的层面。

 

多数视频游戏使用手持控制器来玩,但是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标准适用于所有游戏,而不仅仅是视频游戏。玩家用来同游戏进行互动的器具和设备属于游戏美学布局的一部分。这些 设备能够发挥何种作用取决于基础机制,玩家所做的动作的结果取决于奖惩系统,但是设备本身也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有着两个操纵杆、一个方向盘和数个按键的传统游戏控制器只是游戏互动设计的形式之一。任天堂的Wii遥控器便是个不同的互动方式,玩家需要的只是 将遥控器对准电视即可。与传统视频游戏互动设计相差更远的是足球类的运动游戏,玩家踢的是真的球,而且在场地上进行互动。另一个范例是《Poker》,玩家在游戏中交换和接 收卡片,使用特别的手势来回应叫牌或者盖牌等动作。在这些情形中,互动设计都会影响到玩家与游戏及其他玩家的互动体验。

 

这些设备和系统给予游戏非同寻常的美学感受。游戏开发者需要决定游戏将采用何种互动设,了解这样的选择会如何提升或损害游戏的核心体验。仅仅使用控制设备是远远不够 的,因为这种趣味性显得并不充实,比如,玩家每次开门时都需要使用Wii遥控器。开发者需要思考和揣摩的是,自己所做出的美学选择会对玩家的体验产生何种影响。

 

美学布局对玩家的重要性

game design canvas(from thegameprodigy)

 

就吸引玩家尝试游戏这个层面而言,美学布局是我们所谈论的游戏设计标准中最为重要的成分。在游戏开发方面(游戏邦注:尤其是设计和编程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往往会忽视 游戏中图像和音效的重要性。但是,忽视美学布局的重要性,往往是自食其果。比如,许多独立开发者倾尽心血创造有着复杂和创造性基本机制的游戏。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 调查甚至想到过游戏的图像、音乐和音效。正因为开发者的这种做法,最终会导致某些本来可能觉得游戏富有吸引力的玩家无法接受游戏。

 

你可以看到音乐唱片行业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在美国,乡村音乐在南部之外的州郡并不流行。许多人声称,他们听过所有种类的音乐,除了乡村音乐。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 种多样,但是这种市场的分裂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听众听到他认为是乡村音乐的歌曲,就会自动把设备关掉。但是如果是他们更为熟悉的音乐,他们就乐于接受。

 

录音艺术师理解这种情况。将歌曲打上“乡村音乐”的标签会对歌曲的市场潜力产生影响。因而,成功的艺术师会在创作歌曲时对选项极为关注。他们会预先决定歌曲将进驻哪个 市场,然后挑选合适的创作方法。

 

结果,你时常会看到,流行音乐的主流和乡村版本之间的几乎没有差别。有时只是将背景器乐从班卓琴(游戏邦注:乡村乐器)变为电吉他(游戏邦注:主流乐器)。这边是两个 版本的歌曲间唯一的差别之处,但是这种微小的改变便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有些人听到班卓琴的版本之后,在数秒之内便会认为他们不会从这首歌曲中获得乐趣。他们会完全 抛弃这首音乐。但是,同首歌曲的电吉他版本就会被当成其他流行歌曲来对待,这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也能像其他流行歌曲那样喜欢上这首歌曲。

 

回到游戏行业中,开发者关注美学布局对游戏认知产生的影响必然会使游戏受益。如果可玩性独特的游戏因为美学布局的不佳而不受玩家待见,这完全是个悲剧。比如,某个游戏 的目标用户是老年妇女,但是却使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古场景的RPG游戏图像。

 

结语

 

美学布局对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决定游戏的用户。图像、音效、故事和输入设备虽然看似与游戏设计的其余部分并不相干,却能够显著地决定某个玩家是否将接受游 戏。而且,这也是艺术师在游戏上打上自己烙印的机会,可以将这种简单的电脑游戏转变成艺术巨作。通过这些元素的使用,游戏开发者可以开始构建和完成他们的艺术作品,供 全世界玩家进行互动。

 

分析游戏设计标准之长期动机

 

是什么支撑着玩家对一款游戏不离不弃?是什么让30秒的游戏经历拉长至30小时?

回答以上问题以前,我们先思考:玩家一开始玩游戏的动机是什么?显然,为了娱乐和享受。感受追击、挑战和寻找的紧张感,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或在在游 戏世界里探索冒险——这些都是核心体验,这也正是玩家最初开始玩游戏的原因。玩家希望得到有趣的体验,而游戏正好充当了玩家与体验之间媒介。

 

玩家开始游戏了,然后呢?每一款游戏都是一个新国度,玩家就是新国度的探索者,他们进入游戏寻找核心体验。在一路的跳跳跑跑中,玩家的游戏人生开始了。在游戏所创造的 社会结构里,玩家与游戏互动。寻找体验的过程首先从了解并适应游戏的基本机制开始,也就是,学会在游戏世界里活动和生存。

 

玩家学会游戏的基本机制后,就可以学习更加宽泛的游戏玩法了。一开始玩家只会跳,但现在他知道跳以前得先看好位置;一开始玩家开门见山就谈敏感话题,现在他知道讨论时 还要尊重对方;一开始玩家只知道见了敌人就开打,现在他知道对付红色的敌人得用红色的炮弹才有效。总之,他开始把自己的行为和游戏给予的结果联系起来,这样,他渐渐地 明白了游戏世界还存在一个指导着”新国度的居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奖惩系统。这套高高地建立在基本机制之上的系统,指引着新国度的探索者们深入到核心体验之中。

 

再然后呢?

 

玩家们已经周游了这个国度(游戏本身)、理解了这个国度的体制、体验了这个国度的生活,还有什么值得他们留恋的呢?还有什么能让玩家不断地采取相同的举动、实施相同的 策略、参与相同的活动,周而复始,不厌其烦,甚至仍然乐在其中?

 

为了目标而努力

 

在设计良好的游戏里,玩家坚持玩某款游戏是因为玩家有所追求,他们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坚持不懈。所谓的目标未必如你所想的那样明确,甚至对玩家来说也不是非常重要。事实 上,玩家可能没有意识到有一个目标在牵着他们的鼻子走。但确实有一个目标存在,即动机,让玩家坚持玩某款游戏。

 

在《超级马里奥兄弟》里,玩家只要不断地玩下去,就可以不断地通关不断地进入新地图。在典型的投币游戏,如《吃豆人》,玩家的长期动机就是拿到最高的积分。在《孢子》 或《尼特》这类探索游戏里,玩家的目标只是不断地发现新东西、探索未知。以上这些都是在玩家已经“吃透”游戏后还能坚持玩下去的诱因所在。与游戏的其他成分一样,长期 动机也可以扩宽游戏玩法。

 

没有长期动机的游戏算不上一款完整的游戏。以上体验类型更像是玩具。玩家先了解他们能做的行为(基本机制),再研究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奖惩系统),接着欣赏游戏的 内容(美学布局),然后……没了——能研究的都研究了,能玩的都玩了。

 

玩具Vs.游戏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蓝色的小皮球。“有意思!”你这么想着,“按一下会怎么样呢?”你按了一下皮球,它马上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蹦起来。 “哇!有趣!”你这么想着又按了一下,不过这回好像没有跳得那么远了。“看来要让球一直跳,我得有节奏地按。”你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假设成功。但是玩了不一会了你就厌 倦了,不玩了。

 

这就是长期动机缺失的例子。但是,把这个按球活动中增中一个动机,就可以创造一个游戏了。想像一下,你看到球后,又在街的另一边看到一个盒子。“我要把这个球投到那个 盒子里!”此时,你就有了一个动机——把球投进盒子里,你就赢了。

 

虽然这个例子很简短,但请注意是什么拓展了蓝球的玩法。当你把球投进对面的盒子里时,没有新的机制产生,也没有新的奖惩系统起作用。只是有一个目标激励着你去展开行动 、指引着你去解决困惑。

 

普遍的长期动机

 

游戏中存在着许多长期动机,以下列举了一些比较普遍的类型:

1、通关。这种类型的长期动机流行于早期的电脑游戏,且仍然在当下许多主流硬核游戏中长盛不衰。例如,战士必须穿过枪林弹雨,或者英勇的怪物猎人必须拯救王国,才能开启 游戏的下一章节。玩家完成一个阶段就进入下一个阶段,整个游戏如此生生不息。通关的另一个变种是积分:玩家已经累积了115876点积分,只要再多射死一个太空入侵者就可以 多拿一点积分,怎么能在这个关头就不玩了呢?

太空入侵者(from thegameprodigy)

这种长期动机的升级版是给予玩家代表不同等级的奖牌金银铜,或代表不同积分层次的ABC,其本质就是“通关+积分”——玩家不仅要通过某道关卡,还要在这道关卡中争取得到 最高分。这个版本非常接近我们将要提到的下一个流行的长期动机……

2、收集物品。有些玩家几近偏执,他们非得把每一块石头都翻开,每一个宝箱都打开才肯罢手。只要还有东西可以收集、还有事情可以做、还有任务可以完成,他们就绝不会离开 ,直到一切都处理得妥妥贴贴为止。这动机的变种包括角色满级、找到所有特殊物品或收集所有成就。

有些游戏对收集目标设置得很清楚,比如对每个成就都贴上标签。RPG给玩家开辟了许多副本,供玩家收集更高级的装备等。虽然副本并不需要玩家完成游戏(游戏邦注:除非是对 成就解锁的拙劣模仿),但确实大大延长了玩家的游戏寿命。

3、获取新信息。许多游戏设置了悬念信息来吸引玩家继续玩下去。剧情就是其中一种。即使策略/战略游戏的关卡变得相当无聊,玩家仍然会继续玩下去,只要他们还关心Leon王 子或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又发生了什么事。在《Flow》中玩家可以看到一个洞穴的深处或海洋底部,但尚不清楚会发生什么事。当那些形态各异的海怪若隐若现,玩家禁不住好奇 潜入更深的水域,一窥究竟。

4、升级技能。《街霸》、《光晕》等动作游戏长久地占据玩家的“芳心”归功于升级技能。技能升级意味着攻克困境,或战胜强敌。为什么玩家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沉浸于相同的战 斗、相同的关卡、相同的武器和动作?这就是长期动机在起作用。长级技能有时候与等级系统相结合。如《光晕》,根据玩家的技能等级,安排遇上有相似技能的敌人。这就更进 一步刺激玩家磨炼技术以战胜敌人。

 

单一或多重?明示或隐藏?

长期动机不一定要按时间来分。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只要能鼓励玩家继续游戏的都是长期动机。要在游戏中放入什么样的长期动机取决于游戏开发者。有些游戏看似不完整,正是 因为缺乏真正的长期动机;有些游戏只有单一的长期动机;现代游戏大多有数个长期动机,可以说在深度上已经升级到专业水准。一款游戏有许多让玩家追随的东西,如果其中一 种玩腻了,玩家还能继续追求另一种。如此一来,开发者就好像为游戏上了双重保险,有效地防止玩家从游戏中流失。

 

除了决定单一或多重动机,开发者还可以设计动机的明确程度。有些游戏赤裸裸地把长期动机摆出来,如列出各个阶段的成就或者给予玩家非常正式的得分,有些游戏则隐晦得多 ,玩家玩这两类游戏时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像《Spore》或 《Flow 》这类目标(游戏邦注:通关+获取信息)相似的游戏,却很少向玩家透露长期动机,而是让玩家自己去寻找 目标,从而产生一种他们是沿着自己的道路玩游戏的感觉。隐藏长期动机的好处是,让游戏本身看起来更接近核心体验;风险是,不明所以的玩家或者希望目标稍微明确的玩家可 能会感到厌倦。

 

拓展游戏玩法:多给胡萝卜还是多给大棒?

如何拓展玩法、延长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玩家长期动机。然而,开发者得注意了:完全依懒动机来拓展玩法可能会给游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开发者应该意识到长期 动机对玩家的重要影响。

 

在此我给出一个直观的类比:胡萝卜和大棒。马想吃胡萝卜——奖励/长期动机。但胡萝卜悬挂在大棒上,想吃就得越过大棒的长度——任务或基本机制玩法。完成任务方得奖励。 创造一种和谐的游戏玩法是一门保持胡萝卜和大棒效力的技术。

 

如果基本机制和奖惩系统就是游戏的固定焦点所在,那么要让玩家保持对游戏的热情,难度不大。强制玩家去思考、专注技能和长期游戏是设计师的目标。难点在于如何长久地保 持游戏的新鲜度。如果你的游戏是以飞行为主题,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到,玩家开着飞机从美国飞到加拿大。第一次学习飞行那是相当的有趣,第一次完成飞行任务那是相 当的有成就感。

 

但是,这种体验不会长久。如果游戏需要飞得更远,如从加拿大飞到中国,那会怎么样呢?这就相当于给游戏增加了更多根“大棒”,但大棒的长度还是一样的。当你增加了更多 根大棒,你就必须同时保证通过大棒的过程更有趣,或者让胡萝卜更加诱人。

 

例如,开发者可以说:“不错,你已经飞抵加拿大了。现在飞往中国吧。如果你到了,就奖励你一艘登月宇宙飞船。”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可能会抱怨,因为眼前的挑战太耗时太 费神了,而且必须重复已经做过的事,然后就此退出游戏。但另一部分玩家可能会为了宇宙飞船而决定继续砸时间。他们太想得到那根胡萝卜了,所以宁可接受更多的大棒。这是 长期动机在驱使着他们。

 

避免“刷任务”行为

 

许多MMORPG,如《魔兽》,严重依赖长期动机来保持玩家的游戏热情。这通常导致玩家为了实现某个长期目标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刷那些折磨脑细胞的任务。为了挣到足够的金 子去买装备,玩家刷了150只半兽人,这就是一个完全依赖长期动机的典型例子。如果不是长期动机的支撑,玩家可能早就离开这款游戏了。

 

一开始,玩家觉得好玩,但完全掌握了操作后,唯一让玩家坚持下去的就是追求最终目标。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尽管玩家内心觉得十分无趣,但他们仍然紧咬着游戏不放。长期 动机的强大威力,有效地弥补了游戏玩法的日渐衰竭。

 

结语

保持游戏玩法和长期动机之间的平衡,是长久地保持玩家热情的关键。你不希望玩家离开游戏,但你同时也不想让他们玩你的游戏无聊到哭。最理想的情况是,开发者能将乐趣与 长期动机相融合,创造出一个真正迷人的游戏世界,给予玩家流连忘返的体验。

 

解析游戏设计策略之奖惩系统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选择。睡眼朦胧中听到闹钟作响,鲤鱼打挺跳起来还是摁掉闹钟继续睡?今天的晚饭是吃鸡、啃牛排还是吃素好呢?埋头工作还是和朋友外出玩?这些选择 就像一盒颜料,你用不同的色彩描绘每天的生活、工作仍至生命。正是通过这些选择,你体验自己的存在、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存在。

生活中有不同选择(from thegameprodigy)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做这些选择的活动就是人生的基础机制,你有选择、有能力做或不做。这些行为就像生活的变量,你可以把它们输入生活这个系统。总之,无论是什么 行动,只要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内,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选择。

 

真的可以这样吗?当然不可以。现实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自由。确实,你有选择权,但有选择就有相应的后果、要求和规矩。在人生这场游戏里,你也许有能力冲进图书馆大声喧 哗。你可能有能力侮辱最好的朋友或打劫便利店。你大约有能力沮丧地宅在公寓,不与朋友欢度周末。

 

以上都是你的选择,但你可能不会这么做。即使你有能力有办法去实施,还是受到其他指导性条件的约束。所谓“选择”的内涵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你的决定仿佛受到一股超脱 于自身的无形力量的主宰。

 

奖惩系统影响玩家的行为

 

正如上面所讨论的那样,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各种选择。玩家可以跑、射、画、投、吃、躲、攻、瞬间移动等等等。但这些行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奖 惩系统统领这些行为,促使玩家从中做选择。奖惩系统同时赋予了基础机制以意义和份量,迫使玩家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

 

因此,理解游戏设计中的奖惩系统是明白人类行为的重要课题。在特定的时刻,人的选择范围是很广的,然而,最普遍的行为只占了其中很小的比例。原因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 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游戏世界,人们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然后根据预期的最理想的结果来选择当前行为。行为与结果的对应关系组成 了主宰玩家行为的奖惩系统。

 

在搞清楚奖惩系统是怎么一回事以前,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超级马里奥64》中,游戏的基本机制就是跑跑跳跳着通过各个台面(暂不考虑战斗和能量源)。怎么使用这 些能力一边前进一边收集通关所需的星星取决于玩家本人。

super mario(from thegameprodigy)

 

然而,玩家控制马里奥的行为要受到游戏奖惩系统的约束。如果马里奥撞到敌人,那么他就会挂掉一条命。这是一种简单的惩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系统是如何影响玩家的行 为,这种影响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深刻。一旦玩家明白撞上蘑菇头就会损失一条命,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改变,不会像当初那么横冲直撞了。这就是惩罚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马里奥继续跑着,又遇到蘑菇头了。从技术上来说,玩家的行为中确实还存在一头撞向蘑菇头的选项,但游戏的奖惩系统已经告诉玩家此时应该躲避。因此,玩家会选择 操纵马里奥躲开蘑菇头。

 

现在你看出什么来没?游戏的基本机制没变,仍旧是马里奥的跑跑跳跳,但玩家的行为改变了。玩家对游戏系统“心领神会”后,他们的决定随之改变。

 

随着玩家与游戏及其奖惩系统的互动进一步加强,玩家开始形成心智模型——系统的运作原理和行动的最佳方案。玩家能否完全理解系统取决于玩家自身,而奖惩系统的工作就是 激发玩家的理想行为。一个好的游戏设计能够反映出玩家的理想行为,然后围绕理想行为构建奖惩系统,从而鼓励玩家做出理想的行为决定。

 

策略

在马里奥和蘑菇头的例子中,奖惩系统的作用相当明显,但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那么直接。我们再以塔防游戏为例。在塔防游戏中,玩家必须建防御塔来阻止敌人抵达游戏屏幕的另 一边。当敌人经过时,这些塔就会发动攻击,敌人走的总是抵达目标的最短路线。

 

塔防类游戏的基本机制是:

1、决定设置什么塔(游戏邦注:例如攻击力高低或成本高低等)

2、决定建塔的位置(2D平面)

以上就是玩家要做的选择,具体怎么做还是由玩家说的算,对吧?

如果你有认真看前面的内容的话,你应该知道当然不对。还是从技术上讲,玩家把塔丢哪都行,如果他已经不在乎输赢。游戏的奖惩系统鼓励特定的行为,所以实际上,玩家的选 择就是游戏设定好的那种机制。

例如,玩家可以把塔远远地放在右上角,但奖惩系统可不太鼓励。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火力不足,敌人迅速“上位”,玩家失败。最终,玩家会意识到最佳方案是把塔放在中间 ,这样基本上就完美地阻断了敌人的前进道路。当然玩家也可以继续顽固地把塔放在角落,输了再放,放了再输,不过,老输的游戏还有啥意思呢。

不同的建塔方式(from thegameprodigy)

 

这又是一个奖惩系统决定玩家行为的例子。游戏给玩家一定的选择,但玩家胜利的条件是实施隐藏在系统之后的最佳策略。

奖惩系统的基本原则

奖惩系统怎么作用于玩家的行为?请看以下模式图:

奖惩系统模式

开发者通过基本机制决定玩家的行为。然后,开发者设计奖惩系统来过滤玩家的可能选择,最后形成的是理想的玩家行为。

 

那么,这种奖惩系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答案就是,先给自己充点行为心理学的电。这门学问的先驱研究者是B.F. Skinner等行为学家,特别是他提出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条件 反射理论),是观察主体对某种系统的作出反应的行为。

 

似曾相识?操作性条件作用就是我在本文中所探讨的问题的研究基础。与操作性行为作用相似,游戏中的奖惩系统影响玩家的行为,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主动奖励:以玩家想要或喜欢的东西作为对玩家行为的奖励。

2、被动奖励:移除玩家不喜欢的东西作为对玩家行为的奖励。

3、主动惩罚:给予玩家不想要或不喜欢的东西作为对玩家行为的惩罚。

4、被动惩罚:移除玩家想要的或喜欢的东西作为对玩家行为的惩罚。

根据玩家对基本机制的运用,游戏给予玩家奖励或惩罚,这样,游戏开发者得以不断修整基本机制的运用。例如,在《超级马里奥64》中,当玩家打败敌人,玩家通常会得到渴求 的金币。这就是主动奖励。另外,蘑菇头没了,也就是说玩家在这道关卡的敌人减少了,这是被动奖励。

对于奖罚系统的惩罚方面,如果马里奥掉到火山岩浆里,那么他就得哀号着、失控般地扑灭工装裤上的火焰。这是主动惩罚,即给予玩家不想要的东西——玩家希望始终把对马里 奥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任马里奥自己乱来。另外,马里奥损失生命,这是被动惩罚,因为玩家希望命越多越好。

 

玩家行为塑造法

 

一开始,游戏的机制又少又简单,后来,不仅数量增加了,复杂程度也随着游戏进展呈螺旋式上升,然后奖惩系统开始变得相当复杂。因此,为了促成理想的玩家行为,清楚地理 解设计奖惩系统的基本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所有一切总是从游戏设计的核心体验部分开始。一旦你定义好游戏的核心体验,那么就可以开始设计能够触发理想行为的机制了。在此,请考虑以下普遍原则:描述理想行为。好的奖惩系统是隐蔽的。大多数开发者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他们希望的行为上,然后设计能够激发那些行为的系统。如果只是关注这个系统本身,可能会产生混乱

,最终导致失败。所以你得详尽地描述理想的玩家行为。然后围绕你的描述构建奖惩系统。试着站在玩家的立场来想象你的行为。

调整。如果你所设计的系统没有激发玩家的理想行为,那么你可以进一步调整。当你希望玩家迅速地越过墙时,你想象过(或在做原型时看过)玩家总是撞到墙上的情形吗?这时 ,你要做的就是稍微惩罚一下玩家的撞墙行为。一点小小的调整可以对玩家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请保证观看你的原型视频,然后再研究如何让游戏激发玩家的理想行为。

反馈时间。另一个要考虑到的重点是奖惩的反馈时间是多少?时间多长你说了算,但你得根据希望玩家如何学习游戏的固有系统来做决定。在大部分游戏中,如《超级马里奥》, 反馈是立即的。“我从悬崖上摔下来,游戏马上宣布我死亡。好吧,收到。真惨,别再摔了。”

然而,在其他游戏中,通过延迟给予奖惩反馈,可以增加机制的复杂度。在策略游戏中,如《星际争霸》,玩家需要花更多时间来掌握策略,因为成败的反馈只到最后才知道。比 如,玩家在一个难以防守的地点建立基地可能只需要五分钟,但这个选择导致的失败直到一个小时后才出现。但玩家不可能立马就把失败和建立基地的地点联系起来。行为和反馈 的循环所需时间越长,玩家越难以有意识地发现其中的关系。

好的奖惩系统会让玩家产生掌握了游戏核心体验的满足感。无论是从巨龟怪那里救下公主还是打败迎面而来的敌人军队,奖惩系统可以指导玩家采取什么行动。另一方面,失败的 奖惩系统会拖游戏的后腿,让游戏看起来像是粗糙的半成品。务必协调好游戏的奖励系统,这样才能给玩家带来畅快淋漓的游戏体验,且保持玩家所想和游戏所为之间的和谐。


看了上面的文章 热爱游戏创作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热血沸腾了呢?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加入游戏团队成为里面的一员呢?

福利来啦~赶快加入腾讯GAD交流群,人满封群!每天分享游戏开发内部干货、教学视频、福利活动、和有相同梦想的人在一起,更有腾讯游戏专家手把手教你做游戏!

腾讯GAD游戏策划交流群486822377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

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