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败涂地》评测
游戏类型: | STEAM游戏 | 游戏品类: | 物理模拟 |
运营现状: | 已上架 | 画面类型: | 3D |
上线版本: | 商业化版本 | 研发商: | No Brakes Games |
客户端大小: | 1.43
GB | 发行商: | No
Brakes Games |
游戏简介: | 《人类:一败涂地》是一款基于物理模拟的第三人称3D关卡解谜游戏。游戏以漂浮在空中的若干梦境为场景,玩家需要利用物理原理解开场景中的谜题,到达梦境出口获得胜利。 |
Ø 《人类:一败涂地》是一款基于物理模拟的第三人称3D关卡解谜游戏。美术采用低成本的方案,Lowpoly的场景风格,细节少,画面简洁且一目了然。
Ø 游戏以漂浮在空中的若干梦境为场景,玩家需要操纵角色利用物理原理解开场景中的谜题,到达梦境出口获得胜利。
Ø 游戏目前拥有单人模式,分屏双人,好友联网(内测)及在线房间(内测)几种模式:
单人模式:单人进行游戏,无需联网
分屏双人:双人分屏游戏,分别使用键鼠和手柄,无需联网
好友联网、在线房间:多人游戏,需联网,一名玩家主持房间,等待房间内有一定休闲小游戏。
l 角色设计较为特别,使用半身动作,肢体具有物理模拟效果,整体采用一种兼顾物理效果的骨骼动画,游戏操作简单,键盘控制移动和跳跃,鼠标左右键分别控制左右手,鼠标移动控制摄像机,并且根据摄像机朝向会产生对应的角色行为,比如:当角色双手扒住物理时调整摄像机向下看会使角色向上用力做出攀爬动作。
l 玩家操作的核心是通过两只手的抓取和跳跃来实现攀爬、搬运等操作。熟练的玩家可以利用物理效果实现“大跳”或左右手的频繁摆动抓取实现“爬墙”等进阶操作。
l 物理引擎计算出的人物行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滑稽的演出效果,由此展开的游戏操作尤其是多人游戏中玩家之间的相互交互所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是该游戏的乐趣主要源泉之一。
l 游戏一共有九个关卡,单人、本地多人和在线多人共用一套关卡,每个关卡都可通过不同途径完成目标,游戏的关卡谜题主要由开关组件和物理组件构成,玩家通过直接抓取物体或操纵机械来解决场景内的障碍从而继续前行。
l 游戏场景关卡的谜题主要由开关组件和物理组件构成。
l 开关组件:玩家的手部(触发器)直接对其交互,例如开关按钮和载具的操纵杆,通过触发或操纵,可以对场景内的机械进行位移,同时影响与其连接的物理组件
l 物理组件:与触发器直接交互,同时与其他带有物理组件的物体相互作用,不同效果的物理组件交互会产生不同效果,例如玻璃受其他物体撞击易碎,支撑物拿走平台会坍塌等。
l 关卡会在路径上设置多个谜题,每个谜题都由若干组件构成,谜题的难度由组件构成和操作难度决定,总体来说,组件越单一,谜题越简单。谜题与场景其他物体有较为明显的区分,谜题的物理组件通过其颜色和音效以及不同材质的碰撞效果将其物理属性表现出来,较明显的属性区分使得玩家可以运用自身物理常识进行解谜。
l 游戏内容相对较少,共九张地图,每张地图通关时长约为20-30分钟左右。
l 游戏无强制新手引导,通过放置在场景中的特定道具作为新手引导的工具,玩家拿起后会在某个固定位置显示引导视频和说明,引导内容仅针对基础玩点进行说明,在中后期关卡中并不会有类似的解密提示,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效用。
l 当玩家进行抓取或手持物体去触发机关等操作时,由于视角的限制无法从视觉上精确的判断是否成功进行对应操作,但明显的音效触发很好地给予了玩家对应操作的反馈。
l 由于在线多人仍为测试版,缺少很多基本的联机功能,例如不能预览房间信息、不能筛选房间等。
l 游戏在关卡中设置了多个保存点,人物从场景边缘坠落视为失败,游戏无死亡惩罚,游戏在失败后会从高空坠落掉到当前的保存点,取消了重新加载画面,有一定衔接感,玩家接受度更高。同时避免了玩家重复已通关部分。
l 角色自定义功能极为丰富:服饰、外观和配件可以用不同颜色自由搭配,在游戏预设的基础上,玩家还可以对角色通过手绘和摄像头拍摄以及图片导入的方法进行自定义和二次创作,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助益于玩家之间的互动性和传播性,可吸引更多玩家。
l 多人游戏过关方法相较单人节奏不同,更为丰富,进度较快的玩家可以为进度较慢或卡关的玩家开启捷径,如果一个玩家已经过保存点,进度较慢或卡关的玩家可以通过“自杀”来保持与其他玩家一致的进度,既可以合作也可以让不熟练/没耐心的新手尽快通关。
l 玩家可以自制角色和地图并将其上传至创意工坊,创意工坊提供的优秀且便利的UGC内容极大延长了游戏的可玩性和寿命。
l 在线多人模式的加入促进玩家间的团队合作进一步发挥出了游戏本身的自由、休闲和搞怪的特点,同时也使这款游戏的物理效果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适合直播,有一定的社交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