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re beat」虚拟现实的“技术发展周期”,从沉浮不定到重获新生
早在2008年,AR这一概念就已经被炒得十分火热,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和投资者都十分看好这一新兴市场。在当时,如果有哪个企业表示想要投身增强现实(AR)一定会赢得满堂彩,融资云云简直轻而易举。
当前,VR技术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但这并不是首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3D游戏上市,VR在当时也引发了类似于当前的关注度。例如,游戏方面有Virtuality的VR游戏系统和任天堂的Vortual Boy游戏机,电影方面有《异度空间》(Lawnmower Man) 、《时空悍将》(Virtuosity) 和《捍卫机密》(Johnny Mnemonic) ,书籍方面有《雪崩》(Snow Crash)和《桃色机密》(Disclosure)。但是,当时的VR技术没有跟上媒体不切合实际的想象。例如,3D游戏画质较差,价格高,时间延迟,设备计算能力不足等。最终,这些产品以失败告终,因为消费者对这些技术并不满意,所以第一次VR热潮就此消退。
到了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后,类似的VR热再次袭来。在过去的两年中,VR/AR领域共进行了225笔风险投资,投资额达到了35亿美元。那么与90年代的失败相比,当前的VR热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在于技术。当前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足够强大,足以用于渲染虚拟现实世界。同时,手机的性能得得到大幅提升。总之,当前的技术已经解决了90年代的许多局限。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开始涉足于其中。
AR就是这样,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家企业、机构和消费者万众期待的对象,却又在短短三年之内迅速幻灭。除了由于AR在这几年中实质性的技术突破有限外,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的概念视频也加重了各界对于这项技术的质疑。
尽管有部分AR初创企业在这三年的技术上升期和快速发展期内,或被大公司所收购、或成功独立存活了下来,但这些都只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关门大吉才是更多AR企业的最终归宿。
也就是五年之后的现在,诸如HoloLens、Kinect、Project Tango、Magic Leap等,这些科技巨头们推出的次世代设备又把AR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随着这股AR复兴潮的袭来,AR的孪生姐妹VR也开始进入技术上升期和快速发展期。那么,在2016年迎来技术元年的VR企业应该如何吸取之前AR的教训,更好度过这段技术上升期呢?
把工作重心放在平台发展上
Zugara的调查显示,在2008~2011年间,约有75%的AR初创企业都在尝试把自家的AR应用差异化,期望以此拉开与其他AR企业距离。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定制化”在实际操作上却过于片面——只注重技术层面上的定制,却忽视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虽然这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企业有平台建设的相关预算,但绝大多数根本就没设立这一预算。
作为一个VR企业,减少平台间差异,推动平台进一步发展扩大才是关键。即使企业初期资金短缺,即使这比技术层面上的定制化来得更加棘手,但不要忘了只有发展自家的平台才能确保自家的技术不是在为其他友商做嫁衣。
小心公关的金字塔骗局
就像AR在2008~2011年这三年发展期中的遭遇一样,现在也开始有大量公关在评估各家VR企业的可利用价值。事实证明,这确实能够让公关从中获得许多好处。
当下,VR也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期,会有很多企业或机构试图通过向公关支付一定的“成本”,来换取初创企业的开发成本相关计划。
没有什么比“市值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巨头想让初创公司来节省他们的成本开支”更让人血液沸腾的事了。而这一举措会直接导致该企业的产品或平台迅速贬值,所以请务必在挑选公关时保持高度警惕。
制作一个产品策略,特别是在对外销售上
当某个行业开始被大肆炒作,其中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集客营销”之中。Zugara的调查显示,在2008~2011年大约有95%的产品都是通过这种“搏来客营销”的形式来向外销售。在市场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营销手段,但很快这种销售模式就行不通了。
同理,VR在技术发展周期里同样会历经这种由盛到衰的过程。所以,如果VR企业想要生存下去,拥有自己的簇拥者(忠诚消费者)是很重要的。
充分利用这种热情的市场氛围,为未来做好详实的规划
2008到2010年,人们对基于AR技术的项目十分痴迷。不过好景不长,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机构而言,这很快就成为了一种曾做过该技术相关项目的谈资。
除了最基本的通过摄像头或手机浏览器观看AR动画外,这几年间再没有任何能够让消费者再眼前一亮的新应用推出。也难怪当人们再度看到VR模拟出人们坐或站在一个虚拟环境之中时的不信任。
虽然这些360度全景VR视频目前看起来还十分的吸引人,但这股新鲜劲儿被下一个新事物所掩盖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如果想要继续发展技术和平台的话,做一个长远的规划是有必要的。不要让“这的确挺酷…但然后呢?”这种话落到你的头上。
这对于整个AR或是VR行业而言,2016都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两者在多年来一直处于一种沉浮不定的状态,但幸运的是现在的技术已经成熟到足以让AR和VR重获新生。当然,前提是这些企业能够成功度过“技术发展周期”中的技术上升期和快速发展期。
[Via:venturebeat]
其它相关讯息汇总
1、三个月52家A股公司添上VR标签
自2015年11月18日以来的短短三个月份,包括游久游戏、泰亚股份和劲胜精密等19家公司,通过交易所“公告方式”,宣布VR产业相关事项。其中2015年11月为3家,最近两个均为8家。
2、122份体验反馈告诉VR痛点
舒适度的困扰、内容资源的稀缺和成本等方面,都在制约VR产业。这也是为何VR技术经历几十年发展,至今未商业化的原因,VR产业的前景不容置疑,商业化推广需要一个过程。
3、高盛《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行业报告中文版
高盛近期发布了《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行业报告,腾讯科技将该报告做了汉化处理,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链接:http://news.pedaily.cn/201602/201602023931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