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声的动画理论,失衡的动画理论
发表于2016-01-17
在很多动画创作者眼中,动画理论研究是微不足道的,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动画这种东西,根本不需要理论研究,做片子才是王道”或者“做片子做不好的人才去搞理论”云云。实际上,行业内一直存在并蔓延的轻视理论研究的观念,是令动画行业难以获得深度认同和尊重的原因之一。
理论研究不等于梳理总结写写字
轻视理论研究的人首先对“理论”的理解有偏差,其次对学者身份也持有偏见。在他们的观念中,理论研究就是梳理回顾一下某位导演以前做过哪些片子,或是总结动画技法。其实,这种梳理总结仅仅是做动画理论研究的必要一步,虽属于学术研究程序,但形成的东西并非理论本身。
讲得通俗一点儿,如果把动画理论研究比作烹饪,理论本身是做好的菜肴,那么历史梳理和技法总结仅仅是备好食材,或者说刚把菜洗了一遍——别忘了,多数的菜并不适合生吃。
所以,理论研究可不等于“写写字儿”。我们可以把动画史写得篇幅很长、很全面,对每个作品都进行详细的归档记录,但这不一定能形成理论,一本厚厚的世界动画史里很可能不含有任何理论;我们也可以把动画影评写得很精彩甚至天花乱坠,但影评通常也难以形成理论。一些分类学的工作仅仅提供了一些分门别类的概念,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
从概念性的知识上升到真正的理论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过程,合格的理论研究应该对概念做深入的解释,为概念之间建立逻辑联系,识别事物和现象中的内在因果机制,因此,理论作为最终“做好的菜肴”需包含假设、概念、解释等多个维度。
《动画关键词》静帧
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理论到底是不是为实践服务的?不完全是。为什么这么说?第一,理论是抽象的,不是技法指南。动画理论不可能像软件教程那样为一个动画创作者提供操作的具体方法,不能告诉你怎么加粒子系统、怎么绑定角色、骨骼怎么输出序列帧。第二,理论是一种洞见,它能让你对某事物产生特别的认识,好的动画理论能够刷新你对动画的理解。
举个电影学的例子来说明理论的这种特殊“指导性”——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如果该理论从未进入过电影创作领域、影响到电影创作者,很难想象《穆赫兰道》、《生死停留》、《恐怖游轮》这些直接嵌入了精神分析要素的电影是如何诞生的。这些作品的产出均与精神分析理论对创作者的影响直接相关,不过,这种影响并不速成,不能让你很快完成一部片子,却在更深的观念层面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直接和精神分析进行了结合,产生了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将电影隐喻为“镜”,翻开了人们对电影认识的全新一页。
和庞大完备的电影学相比,目前专门针对动画学科的理论建构少得可怜,动画学仍是理论上的矮子。这也是那些质疑动画理论必要性的人提出疑问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根本没看到真正的动画理论是什么样子,以为那些“洗过一遍的菜”就是完成品了。
动画理论失声导致动画教育失衡
动画这个学科里虽有独立的技法体系(主要是动画运动规律),然而被大量使用的理论和概念多数来自其他学科——比如从电影学拿来了蒙太奇理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拿来了摄影机和景别;从设计学拿来了一些设计理论等。当然,这些借用过来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概念罗列,以“蒙太奇”为例,简单的3个字背后,不光有各种蒙太奇分类,而且有一大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无数学者都曾在蒙太奇上倾注了心血。
动画有独立的技法体系,以运动规律为主
但是,跨学科引入的概念过多,使动画自身遭到了挤压,存在感渐渐变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了学科身份危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导演或艺术家愿意尝试动画,但认为动画只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种可行手法而已。动画的地位在多数场合被严重矮化,国内动画师更是被视作普通的匠人,薪资待遇普遍很差。动画创作者们对实践的热情与对理论的冷漠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做理论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就连广义上的动画学术研究也缺乏有用成果,动画理论严重失声。
这种理论失声也直接导致了教育失衡。笔者曾协助某出版社推荐申报一批动画学科教材,在细致翻看近年市面上动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新教材和几年前的老教材没什么大分别,最常见的仍是这样的情况——在薄薄一本书里先放一大堆插图,留给正文的空间已经很少,却还是“怀着巨大的野心”试图囊括各方面的内容,于是具体谈论每个话题的字数可能只有短短几百字,什么也没说清楚就过去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很多教材是通篇的“软件指南”,几乎不提供任何理念,只是一步步教你如何操作软件。
当今天的动画专业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上获取质量极高的软件教学视频时,动画教育的观念是否也该与时俱进?比如,在教材编写上不再一味地讲授技法、软件操作,而是力求在观念、历史、理论、文化层面呈现更丰富多元的内容,而这些都离不开动画理论研究的努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