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创作的秘密公开!
本文为《功夫熊猫》《小王子》导演马克·奥斯本在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演讲,导演与大家分享了《功夫熊猫》背后创作的故事,今天wuhu君特地分享给大家哟!
嘉宾:马克·奥斯本 编辑:wuhu君
许多人问我,你的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而且大家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各式各样的疑问。 现在《功夫熊猫》已经有三部电影了,而且还有电视节目等等,几乎创造出了整个熊猫宇宙,哈哈,所以能产生这样一个神奇的效应是一件容易做的事儿吗?
所以我想跟大家谈谈整个故事的发展,主要会谈谈故事的难点,我认为讲故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以及我们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教训等等。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很多都是学生,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电影拍摄的过程。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功夫熊猫》背后创作的故事吧!
我们先来谈谈创意的启发。我非常喜欢这幅图,在一开始就能通过这张图让我们联想很多,它能体现角色的力量。我们的创意从这幅图开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熊猫的照片,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形象,大家都很喜欢熊猫。
这就是熊猫项目的开始,我们打算用中国的熊猫加上中国的武术来说一个中国的故事,开始前我们参考了很多中国的作品,比如说《卧虎藏龙》。
其实当时想这个片名的时候还是很有戏剧性的,我们其中一个导演他走进了工作室灵光一闪,手舞足蹈就说“ kongfu panda”(功夫熊猫),然后杰弗瑞(梦工厂动画CEO)就说很好呀,这个创意就这样神奇的开始了!
在我进入项目组之后,应该有一年半的时间,当时有不同的导演、制片人等等加入这个项目了,大家想希望找到一个很好的角色和很好的故事,把“功夫熊猫”的创意有机融合,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体现出这个电影的历史感。
我们也希望能够融入整个中国的元素,包括地理、建筑、还有艺术品,把这样的中国文化带给全国的观众,我们也希望在美国这部动画能够获得成功,所以,故事构架上我们想说的是一个大众喜欢的故事。
在项目起初,我进行了很多尝试,想着这个电影应该是怎么来画,如果看这些早期的手稿,可能跟电影就差别有点大,因为当时写的脚本,创作的手稿,大家都试着在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该怎么做,所以刚开始美术设定师可以帮助我们项目的前进。
功夫熊猫的演变
同时,我们也受到了《卧虎藏龙》的启发,还有一部是《少林36房》,我们从电影中挑选出这么多素材,这是艺术家非常开心能看到的一件事。
《少林三十六房》是由刘家良执导的动作片,刘家辉主演。
影片讲述了少林第三十六家功房俗家弟子的故事。
最后,我们也从工作室收到一个命令,我们需要让他是一个喜剧,是需要有趣。虽然说我们想要做一个功夫电影,但是他必须要有有趣的元素。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就展示了这个世界有多欢乐,而同时又有多么真实。
(概念图有致敬成龙经典作品《醉拳》)
(部分概念设定)
当然了,我们必须要有角色才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得出来,所以对我们来说,必须要把这个故事给予角色上,大家可能听过这句话“故事为王”。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很重要,皮克斯肯定也说过这句话,只是他们的一个指导原则。我相信这句话是真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这个故事,因为故事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把所有的部门都结合在一起,让大家相信这是一个可能的故事。
但是,这句话有点误导,因为我认为角色才是最重要的,角色为王,因为我认为这个王他可能是一个角色,所以角色为王,故事则是这个王所居住的王国,我认为不可能有一个好的故事他是脱离人物本身的,我们的角色人物就是这一只熊猫,他会成为一名功夫大师,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人物,能够来讲述这个故事。
我们想要找出观众们愿意花90分钟来看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角色,这个角色让整个团队都喜欢并且让他们都想要花一整年的时间来创造一个角色。
关于角色推动的故事,我再谈一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你的角色应该能够推动你的故事,我们在这点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因为有时候很难保证你的故事是受到主角来推动的。因为在我们事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在《功夫熊猫》当中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说:
泰郎
乌龟大师
但是我们的故事一直是由阿宝来推动的,所以我们的故事一开始,他就撒了一个小谎,他父亲有一个开面店的梦想,所以就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推动了故事的前进。
如果大家仔细得看就会发现,在那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开始推动的,所以大家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确定自己的角色是故事的焦点,并且让这个角色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前进。
要不然的话,那就只是一个角色的话,他身边发生了很多故事,就无法让你的观众觉得这个角色是主角,是故事的焦点。
另外一点就是要想想,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我们要避免陈词滥调和刻板的印象,因为我想象要有一个全新的想法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要有新的想法很难,因为要让一个已有的事物以一个新的角度的解读,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去解读事物。
大家看到看过《阿凡达》,其中有一段就是这个反派太假了都不像是一个真人,太单一了,所以说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恶人只有一个维度,我们应该让他生活也有自己的故事,在一些故事叙事中创造出喜出望外的情境。
师傅与泰郎小时候的故事
在《功夫熊猫》里就有很多好玩的铺垫,我觉得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英雄,可能会喘不过气来。比如在打斗场景设置戏剧化和紧张度。
这是因为这个反派快把一个小角色给杀死了。然后突然一下,突然一下出来一个胖胖的熊猫,大家都笑起来了,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东西就被平衡了,最后还有一点。
这个原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就是我们做动画的时候也做得特别特别好的,那就是:
要展示而不要说
也就是说千万不要让他们直接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尽可能不要让他们说太多,要让观众自己去体会角色的想法和感情。
我觉得我们要用视觉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也就是即便是减小音量,大家也可以知道通过动作来知道故事的发展,虽然不是100%的正确,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这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以及工具,尤其在动画里面我们要使用动画效果来讲述故事,只要用任何方法讲述故事,故事情节就会得到全球的认可。
问答环节
Q: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个故事,又是怎样突破这个文化差异的呢?
马克·奥斯本:其实我觉得我能来创作这样的一个故事,更多的其实是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另外一个文化,而且,我也特别喜欢这个文化。
因此,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不单单只是说这个文化跟我的文化不太一样,非常的有特色,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可以通过这个文化来展示武术,而且武术是我特别喜欢的,因为中国的很多导演把功夫电影深深的植根在我的心灵当中,所以这是特别让我觉得振奋的地方。
这相当于是在另外的宇宙讲故事,讲他们自己的故事,我和我的女儿都特别喜欢《花木兰》这部动画,动画里有非常多的异国风情,而且非常的特别,这些东西都给特别大的灵感源泉,我觉得在文化中间是没有冲突的。而且我们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在这里面只有灵感没有冲突。
Q:我想问马克导演,比如说你们一开始在构思《功夫熊猫》的时候,他可能只是一个点,但是到最后成片的时候,他会融入特别多的创意跟点子,那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如何去做取舍的?比如说在创作过程中,你又是怎么跟编剧去协商这些事的。
马克·奥斯本:我认为这关系到我们的故事团队,实际上我们是一个非常具有合作形的一个团队。在电影开启的时候只是很小的一个组,这个组会越来越大,工作组需要让大家都知道,你做的这个电影是否可行,让每一个团队的资源都需要知道,是否能够成型。
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大家有开诚布公的对话。当有想法的时候,大家在一起磨合,一起在实践这个想法的过程中,大家会越来越明晰这个想法是否合适。可能这就是回答你的问题,但是要说到如何进行取舍,在实践创意的过程中有时候是很清楚的,有时候就必须要靠勇气赌一把了。
我也会通过这个试错,进行学习,有时候方向是正确的,有时候方向是错误的,但是你总会学到一些东西,能够让大家有所长进。
所以呢,很重要的一点,要知道这个想法有没有用,首先,那就需要对于电影的核心有个理解,理解这个电影核心的价值、核心的故事。
如果你能够回答出这个问题,回答出问题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那么对于要回答这个取舍的问题就很容易了。
所以大家都有想法,大家都有自己的方式,都可以变得很有趣,但是你必须要知道:
1.故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2如何来讲好这个故事?3你该如何的取舍?
所以,这可能是很难,可能是在整个好几年的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有许多的猜测,有许多的取舍,有时候你猜对了,有时候猜错了,但是在这么多猜测,这么多取舍过程中,大家都会进行一个商议,大家会在相关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可能大家就会比较有自信,能够往这个方向走。
当然,有时候有可能有的已经理解这个想法,但是有的人可能还没有理解到那里,就会多花点时间进行一个沟通理解。这个过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肯定的。
Q:我是大学生,我已经做过两三部动画短片了,但是每次做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他已经失败了,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作品。我想问一下,我在做动画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想法一开始觉得他很棒,后面到做完一半的时候经过推敲真的很难坚持下去。我自己个人写的剧本,一般都是比较悲观一点的,我想问一下动画片一定是为儿童的吗,然后他必须是为开心,一定要做成十分开心的内容形式吗?能不能是以其他的形式出现,比如说有一定忧郁色彩的东西,他有没有可能更加大众化。对于一个正在学习做动画的大学生有什么一些意见或者建议。
梦工厂动画工作室负责人和首席创意官梅丽莎·库伯女士与马克·奥斯本
马克·奥斯本:在我做短片的时候我也是一直在怀疑自我,在我做影片的时候也是在怀疑自我,怀疑自己是可能在大家身边都会有发生。在做电影的时候你肯定不能让剧组知道你在怀疑自己,要让大家感觉到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我看到我朋友做的项目,他们甚至都没有做完,但我清楚的意识到如果放弃了这个项目,就绝对什么都学不到了,而有时候你必须要通过试错进行学习。
我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在我开始怀疑我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你一定要做完他,然后把一路上遇到的困难一点一点的消灭掉。所以现在就开始做,也许你现在就失败,但是你马上可以站起来,马上就可以学到教训。
通过不断的磨炼自己,你会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这个电影的制作过程,也会知道自己的方向。
可能你想成为一名动画师,但都是一点点的磨砺出来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多好玩的想法会慢慢的冒出来。
所以大家要理解电影到底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表达自己,来说出一个好故事。这是我的建议,这是最好的学习的方式,我觉得大家需要试错,需要再次出发。
现在的技术其实大家都已经有了,做电影的能力也非常好,大家有很好的工具。所以我真的觉得,尽自己所能吧,完成你想创作的电影。
关于最后一个部分,不管是在好莱坞开会还是在写字楼开会,有些时候大家觉得动画片只是小孩看的。我想强调,动画片不是给儿童看的,动画片是给大众看的!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发现,想在影片尝试一些新颖的元素,可能风险比较大。在创作的时候会变得比较拘谨。
如果想要电影变得不一样,我们要创造机会,并且实现我们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有激情,如果我们足够的动力想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从创作动画短片开始,短片的经验积累也是为了做动画长片的储备,也是不断对自己的磨炼,提升自己的创作技法和经验,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其实大家都有这个机会,大家都可以改变世界。只要你们坚持做你们相信的事情,相信自己的想法,那你们肯定会改变世界的。
wuhu三侠与马克奥斯本导演合影
下一期wuhu君和小伙伴们分享马克·奥斯本导演创作另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小王子》创作的故事!还有导演签名的卡片赠送哦!放个彩蛋给小伙伴们吧!
转自WUHU动画人空间
看了上面的文章热爱游戏创作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热血沸腾了呢?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加入游戏团队成为里面的一员呢?
福利来啦~赶快加入腾讯GAD交流群,人满封群!每天分享游戏开发内部干货、教学视频、福利活动、和有相同梦想的人在一起,更有腾讯游戏专家手把手教你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