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作室打造了动画史上存在感最强的配角

发表于2016-05-29
评论0 1.3k浏览


本文来自早鸟报报,作者是王烨和他的早鸟小伙伴们。


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Inc.)创立于1987年2月,联合创始人是克里斯·韦奇(Chris Wedge)。当时的蓝天工作室还只是为故事片、电视和其他娱乐节目制作特效。20世纪90年代末的许多优秀电影的特效镜头,都有蓝天工作室的参与,比如电影《搏击俱乐部》里在梦境中与爱德华·诺顿讲话的大企鹅,《异形4》里令人胆寒的超级怪物,还《泰坦尼克号》中部分虚拟场景的特效镜头。


《搏击俱乐部》中的企鹅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兔子邦尼》


在经过了很长一段依靠制作电视广告或电影CGI镜头维持生计的日子之后,1998年,蓝天工作室终于推出了动画短片《兔子邦尼》,一举荣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虽然这部仅7分钟的片子只是简单描述了一只长耳兔在厨房与一只飞蛾不断较量的故事,却是蓝天潜心8年之久的精诚之作。


经历《冰冻星球》惨败的20世纪福克斯在这时看到了蓝天工作室的成功,果断裁掉了自己的动画部门,然后与蓝天工作室签下了第一部3D动画电影《冰河世纪》。2002年该片上映,大获成功,蓝天工作室名声大噪,看到了曙光的福克斯与蓝天工作室又签下了5年合约。从此20世纪福克斯开始负责发行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所有动画电影。





而真正让大家对蓝天工作室刮目相看的,是2009年的《冰河世纪3:恐龙的黎明》(Ice Age:Dawn of the Dinosaurs)。出乎所有人意料,它成为2009年全球票房第一名的动画,票房收入8.88亿美元,轻易超过当年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和梦工厂的《怪兽大战外星人》。在当时,它甚至能排上全球前三大电脑动画作品,仅次于《海底总动员》和《怪物史瑞克2》。



小插曲之“东海岸的约翰•拉塞特”


克里斯·韦奇和约翰·拉塞特的友谊能追溯到1980年代初。那时他们刚大学毕业,韦奇住在纽约,拉塞特住在加州。“我们刚认识时就想过一起工作。虽然没上同一所大学,但还是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韦奇说。


之后,克里斯·韦奇去了MAGI/Synthavision公司做动画师,拉塞特则为迪士尼打工。拉塞特曾对媒体回忆道,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电脑动画正是克里斯·韦奇做的。


1983年,迪士尼推出科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据拉塞特回忆,他的两个朋友在《电子世界争霸战》剧组为电脑动画创作分镜剧本和动作编排,并将编好的剧本传给纽约的MAGI/Synthavision公司。“我的好朋友克里斯·韦奇就在MAGI公司制作电脑动画。他们的电脑通过拨号上网连接,克里斯·韦奇只能一帧一帧地把初步的制作画面传给他们看。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电脑动画,看得我热血沸腾。我记得我看到的第一个镜头是光环赛车(lightcycle sequence)那个场景,我被彻底震撼了。”拉塞特说道。


1984年,拉塞特跳槽到卢卡斯影业,给韦奇打了个电话,问他要不要一起过去。但韦奇选择留在纽约。一年后,蓝天工作室正式成立,韦奇从此与昔日好友分处东西两岸,为各自的动画梦打拼。渐渐地,有媒体把克里斯·韦奇称为“东海岸的约翰·拉塞特”。


同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一样,蓝天工作室不仅仅是克里斯·韦奇一人支撑起来的,除了韦奇外,支撑蓝天工作室发展壮大的灵魂人物还有卡洛斯·沙尔丹哈,史蒂夫·马蒂诺,麦克·特米尔。


另外还有Galen T.Chu(《冰河世纪》编剧、《冰河世纪:星际碰撞》导演)、Karen Disher(《冰河世纪:猛犸圣诞节》导演)、克里斯·雷纳德(《小黄人大眼萌》制作人)、吉米·海沃德、Dan Povenmire、JanNickman、皮特·迈克尔斯、Ricardo Curtis,这些有的作为导演有的作为美术,都为蓝天工作室奉献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冰河世纪》中远古时期的恶劣环境,让动物们不得不时刻警惕自己的生存条件和能力,同时他们又那么乐观和豁达。而《里约大冒险》中的丛林繁多的物种,让蓝色金刚鹦鹉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把冰川时代与热带丛林比作是世界动画的生存环境来说,那么蓝天工作室在这样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用实力和精神为自己树立了生存法则。那么,它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看看:


一、兔子、松鼠、鹦鹉、狗狗,从动物定位发展


第一次改变蓝天工作室命运的是一只兔子。1998年,在经过了很长一段维持生计的日子之后,蓝天工作室首次推出了动画短片《棕兔夫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该片一举荣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蓝天工作室得到了20世纪福克斯的投资。



如果说一只老鼠成就了迪斯尼,那么,一只松鼠成就了蓝天工作室。对蓝天工作室而言,这个名叫Scrat的松鼠在追逐橡果时,就奠定了蓝天工作室的成功。不过观众们并不知道,这只深受欢迎的松鼠在设计之初的寿命只有“5分钟”。“我们的最初设计是一只巨大的猛犸一脚下来把它踩个稀烂,它就挂了。”韦奇说,“这个角色,是因为我想让《冰川时代》的开场更有趣。然后我翻看了一遍我们的设计,找到了我们绘制的最小的角色,那就是一只小松鼠。一开始真的只是《冰川时代》开场前的一个小短片,表现松鼠的不幸历险,最后它抓到松果时,他的使命就结束了。”


《冰河世纪》里那只为橡果奋斗不息的松鼠,几乎可称为动画史上最牛配角。迈克·艾林基斯曾表示,《冰河世纪2》对动画界最大的影响不在于蓝天自行开发的软件,而是那只貌似与整体剧情无关的伟大松鼠。而从韦奇亲自为松鼠配音,就看出导演有多喜欢这只松鼠。


《里约大冒险》的成功为动画界出来一股里约热内卢的激情热浪,而片中的那个蓝色金刚鹦鹉Blu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聪明、机灵、幽默、缺陷饱满了整个角色的形象。蓝天工作室也把握住了机会,为了宣传该动画电影,将Blu的形象授权与其他品牌合作,玩具商ToyQuest、游戏商THQ、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贺曼公司、户外运动用品商JEM等成为福克斯确定的授权合作伙伴。在玩具、游戏、餐饮、服饰方面都在对该形象进行品牌营销,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和喜欢上这只蓝色金刚鹦鹉。



在2015年,蓝天工作室制作的《花生漫画大电影》上映,该片由漫画改编,其中狗狗Snoopy的造型早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粉丝,虽然在制作上是非常精良的,但是动画上映后的票房不理想,不过,这并不阻碍蓝天工作室的发展定位。该工作室从兔子到松鼠到鹦鹉再到狗狗,已经在观众心中确立了发展定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建立并不容易,蓝天工作室已经拥有了Scrat和Blu两个成功的造型,以后发展新的造型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


二、技术的不断突破


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每一部电影在技术上都有大幅度的进步。在《冰河世纪》时期,单纯从技术上看,蓝天工作室和皮克斯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它更强调线条的简洁、画面的流畅和角色的设定等元素,至于动物毛发的真实感、角色眼部的灵动等细节则都被大大简化了。


到《冰河世纪2:消融》时,蓝天实现了很多重大的技术突破,比如毛发生成技术、水流效果和一个无比高效的渲染器——蓝天工作室所开发的渲染系统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渲染系统。片中心地善良的猛犸象曼尼身上的毛发栩栩如生,水流效果和冰川崩塌的场景也极富技术含量。


导演表示透露在制作《冰川时代》系列中遇到的挑战是,“我们技术人员要保证所有电影里的角色必须要跟过去是完全一样的,技术的改进主要是关注在环境的变化上。”



影评人Luc特别提到,回想起第一部《冰河世纪》,动物毛发的处理其实是蓝天的弱项,大象、树懒身上只有粗略的毛皮附植,影片成功完全是靠角色性格和动作的魅力。而从《冰河世纪3》开始,蓝天就克服了这个难关——观众能看到动物身上细腻如真的毛发,以及色彩斑斓的背景渲染。这两项也是《里约大冒险》最直观的卖点。



《花生漫画大电影》是第一部通过CG而非手绘完成的“花生电影”,但导演与创作团队努力以CG再现原版漫画中的手绘质感。史努比在本片中保持了没有开口说话的传统。《花生漫画》第一次做成动画时,创作者做了一个测试样片,给史努比配了音,让他开口说话,但查尔斯·舒尔茨(漫画作者)说不行,它不能说话。但蓝天工作室的挑战在于,不想改变这些角色,让他们变成俗套的CG版角色,想保留他们的魅力,而查尔斯•舒尔茨的作品魅力,就在于简单的线条,所以在设计角色的嘴时,看上去就要像一根线条,眼睛看上去像墨点,这点非常重要,工作室希望所有角色的动作都还原漫画原著。


要想原汁原味并创造更电影化的视效体验,很多2D改3D的传统做法在《史努比大电影》上失灵了。所以动画主创们选择了冒险一试并欺骗观众!例如,一个3D人物形象的创作,只需通过2D平面人物建成一个3D立体模型,然后在影片中展示这个模型的不同面即可。然而,史努比的特质是,他的脸既不是标准的正脸,也不是标准的侧脸,而是两面兼具。例如,正面时,史努比的鼻子并不位于面部中间,而侧脸时却能看到两只眼睛。这导致动画师无法为史努比建立一款万用的3D模型。于是动画师们脑洞大开,开创性地建立了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等多个三维立体模型,当呈现史努比的不同面时,就启用不同面的模型。



三、传统认真,慢中求稳,保证质量


韦奇认为,传统的工作方式正是蓝天工作室最大的优势。在这个背景下,各个环节的人员都可以相互交流,即便在影片完成后对特效有什么意见,还可以继续制作新的镜头加进去。“我不是把剧本、分镜分派出去,搞得像个流水线工厂,各自只管做自己的事情。这个过程让我们的想法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独特,更好地融合进你的故事当中。”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制作《里约大冒险》时,成员们特地去了动物园对着鸟儿写生,还学了桑巴,观摩了巴西著名的卡泼卫勒舞。“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我们会一起看动画效果,观察它的的外观、它的动作、动作的独特性、台词的独特性,我们会记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韦奇解释说。


“慢工出细活”是蓝天工作室的突出优点,也是他们不得已之下的市场策略。因为从规模上讲,仅有200多人的蓝天与皮克斯或梦工厂庞大的制作群体相比,只能算是作坊式运营。但是,蓝天旗下的每一位都是精英分子,天分和努力始终推动着他们探索的脚步。虽然他们的出片速度显得有些慢吞吞,但这丝毫没有妨碍蓝天工作室与他们创造出的动画形象赢得全球动画迷的疯狂喜爱。


同时,对待动画影片质量,蓝天工作室真的做到了精益求精。从技术不成熟的《冰河世纪》开始,蓝天工作室从来没有停止提升影片质量的脚步,虽然进度缓慢,但是保证了质量,这是对观众最好的承诺。与皮克斯、梦工厂相比,蓝天工作室的规模还不够大,制作能力也稍显逊色,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自己在动画这个世界性的环境下的生存法则,做到了可以与皮克斯、梦工厂的动画所媲美的地位。蓝天工作室用自己的实力向观众证明了自我价值。



2016年,蓝天工作室的《冰河世纪》系列动画第五部《冰河世纪:星际碰撞》即将上映,那个幽默搞笑、不畏艰险的一直追逐橡果的Scrat又要回归到观众面前,这次无论是技术还是画面效果,还是故事剧情,我想蓝天工作室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等待着观众们的检验,而蓝天工作室有信心让这部动画再一次为观中带来欢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期待这部动画的上映,同时希望蓝天工作室秉承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在动画的道路上越走越辉煌。

 


参考资料

http://blueskystudios.com/

http://tieba.baidu.com/p/2732238179

http://www.cartoonbrew.com/biz/ice-ages-blue-sky-studios-gets-state-incentive-to-expand-in-connecticut-51898.html

http://www.17wh.com/bgj/20151109/613175.html

转自动画学术趴

 欢迎加入Gad游戏美术交流总群 342981373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

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