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寻源:中国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

发表于2016-05-28
评论0 3.8k浏览


本文授权转载自“漫龙动漫史料研究平台”。


任何一部美术电影,从它的美学构成来说,基本上都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逐格拍摄”的技术手段,二是美术方面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动画片是一种以“逐格拍摄”为基本摄制方法,并以一定得美术形式作为内容载体的影片样式。


其中,美术并非专指绘画,而是指广义的美术。上世纪50年代,由于从事动画的人员都是美术专业出身,以美术形式进行动画语言的创作,无形之中诱导中国动画走向了为期半个多世纪的“美术电影”时代,并应运产生了水墨动画、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对于中国来说, 动画和电影一样,属于“舶来品”,是被当作一种“新奇的玩意”介绍到中国来的。在上海的一些娱乐场所还设有“活动西洋镜”。我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就最初就是在西洋镜的启发下,走上了我国早期动画艺术的探索道路。



汉武观影 张光宇 画


如果说电影和动画是舶来品的话,那么,剪纸片和木偶片则是在大胆借鉴动画制作原理,把传统皮影戏和木偶戏与电影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近现代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创新艺术形式的结果。




我国的剪纸动画,从动画制作的技术特征和工艺表现来看,大致可分为有剪纸、刻纸、拉毛工艺等,从风格表现来说可分为刚性剪纸和柔性剪纸。从拍摄技巧来看,不论是刚性剪纸还是柔性剪纸,他们都脱离不开“逐格拍摄”的流程。


下面以剪纸片《红军桥》为例,简单介绍剪纸动画的摄制过程。


第一步:剧组创作人员下民间采风,回来后根据搜集到的素材,集体研究造型设计,准备进行创作。




第二步:制作人员根据影片主题,导演意图和美术造型设计,描绘制作图样。剪纸片的美术设计一般分为造型设计和背景设计,其重要性不亚于影片的故事情节。其工作流程与动画片一样,首先由美术设计师根据导演、制片人以及剧本的意图确定影片的总体美术风格。




第三步:以刀代笔,把色彩缤纷的纸张剪成人物、服饰、背景和道具。


制作可供拍摄的人物角色或背景,需要依照造型设计的画稿,将人物的肢体等关节进行拆解,如人物的手臂可以拆成上臂、前臂、手掌、甚至手指等若干个块面,再用专为人物各部位所需而染制的纸张进行剪形、镂刻和绘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拆解和连接必须理解造型设计的意图和符合表演的要求,不能因拆解和连接削弱整体的美术风格,更不能妨碍人物的动作表演。



第四步:给纸人装上关节,画上衣服以后,这个手脚灵活的纸人,就变成了剪纸片中的“演员”。“演员”表演之前,动作设计师必须熟悉剧情、熟练掌握动画运动规律,了解每一个镜头的特定环境,掌握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纸偶的造型特点,并事先做好案头的准备和排练,在拍摄时确保人物表演的动作更加准确生动。



第五步:把剪好的背景,根据影片的内容要求喷绘上色,营造出影片的环境气氛。背景设计主要是根据故事的发生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空间要求,绘制出主要场景的彩色气氛稿,同时还要确定每一个镜头中画面的取景,并对场景和道具的层次作出精确的规定。



第六步:将人物和背景按照影片内容的规定情景摆好,贴在玻璃或赛璐璐板上,作为将来银幕上的画面和形象,进行拍摄。在逐格摆放纸偶时,由于需要多次重复将纸偶粘贴在玻璃板上,因此对粘贴所使用的胶有特别的要求。


1、这种胶长时间不会干结;


2、粘贴时要有一定的强度,不能轻易地揭下;


3、揭下时不能在玻璃板上留下痕迹,也不能损坏纸偶;


经过多年的试制和探索,剪纸片创作人员发现了某种医用胶布上的胶体可以可以满足上述要求,于是就刮取这种胶,并为之取名“刮皮胶”。



第七部:动作设计人员在案头上手持秒表,按照影片放映速度的要求,边演变算,绘制出动作设计图。纸剪的“演员”将来就根据这些设计进行表演。



第八步:影片正式开拍时,摄影和动作操作人员紧密合作。每拍摄一格或者两格,操作人员就要把纸人调节挪动一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逐格拍摄”。



第九步:拍摄完成后,把一格一格的胶片剪接在一起连续放映,最终完成一部影片的制作与拍摄。



与剪纸片向近似的还有剪影片,西方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已经出现以剪影方式的剪纸片式样,如《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1923年)。它们的不同在于剪纸片色彩丰富,人物场景都很细腻具体,而剪影片中的人物场景都是比较简单的侧面黑影,粗犷简练。剪纸片虽然不是我国首创的艺术形式,但是中国剪纸片的艺术风格却与众不同,具有着显著地民族特色。万古蟾认为:


“国外剪影片的式样,人物各部位漆黑一团,轮廓不分明,过于简单化,倒不如我国民间窗花剪纸多彩多姿,鲜艳可爱……”

官方群号342981373

如社区发表内容存在侵权行为,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侵权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