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雄主义审美的“有爱”突围
“有爱”是英雄主义的审美突围,有爱是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
伴随着物质生活逐渐被满足社会生活,人们在精神上对爱的渴求不断增加,上有向权威接近的渴望,下有对生活细节的温情,而这些渴求渐渐延伸出几种对爱的表达和宣泄,情窦初开的小LOLI,与上司的一场地下恋情,还有来自母亲最无私体贴的关怀,不无让我们感到放松和温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爱,关于“好有爱”。
一、“2”英雄主义审美的“有爱”突围。
第一点由希望向权威亲近而演变来的有爱,既不能向上司靠拢,那就让上司向我们靠拢吧。
首先来定义一下这里的“有爱”,在有“13”的基础上装“2”乃“有爱”也。
何为“13”?何为“2”?我们从《杜拉拉升职记》中的“王伟”说开来,一个世界百强企业的金牌销售总监,平日中工作作风强势果断,是许多女性仰慕的对像,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被“杜拉拉”发现他有害怕乘电梯的小怪避。在印尼的一次“逃离”事件中,发现平日一身肃装严谨打扮的leader,在脱去外衣后穿的竟是一条星星蝴蝶的可爱梦幻蓝内裤。原来铁面冷脸的背后,竟也有这些小怪避。其中的“王伟”在公司以及女性中的地位为“13”,“害怕坐电梯”和“小蓝花内裤”则为“2”,而这两点的反差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则形成了“有爱”。“有爱”也成为了有着身份悬殊爱情的垫脚石。
从营销角度看,这“有爱”减少的抗拒感和落差感,成为产品宣传中的一种轻松调剂。一些希望被大众接受的高科技、大品牌、新型的产品也采用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方式来拉近距离。比如LV的日系可爱包,美宝莲用了曾亦可代言BB,这算是品牌担心权威所带来的产品老龄化或装“13”的产品印像,从而在适当时候装“2”以获取审美的突围,给人以亲民感的营销手段。
下面咱们来看看网页中的“有爱”表现。
图1 图2
图1为所谓的“13”,图2为所谓“2”,特种部队在常人眼中是无畏、英勇、冷静的,而图2则呈现了他们在严寒中冻得直流鼻涕打颤的形像,让我想起了早年成龙初到时为有别于李小龙在人们眼中功夫英雄的形像而独创了成龙式的电影功夫角色,这种亲民的“2”英雄形像也得到了娱乐界,电影界和大众的高度认可,而“2英雄”也算是对正统英雄主义的一种“审美突围”。
任何脱离了主题的表现都是空洞的,下面我们结合情境来看看我们的“有爱”英雄。
1、“有爱”的基本形态
咱们来看看“c9”的一周岁生日专题页面,头戴彩色礼帽,围绕生日蛋糕的英难们,还有在幕后来探出脑袋的怪兽,“可爱无公害”的样子为“有爱”的常态,场景的变化,配饰转换、表情和意外情境的相互配合都可以构建出有爱的形态。
2、“有爱”英雄的非专业情镜
这是一个“社会公益慈善家”的专题活动页面,设计师抛弃了传统冷面酷脸,换用Q版化的特种兵,鬓角的汗珠,还有和成像“便便”一样的水泥,都让人感到英雄在非专业情境下的认真可爱,让英雄平民化一同为慈善添砖加瓦,也使英雄的形像更饱满可亲,让非战场的活动氛围显得轻松有趣。2化的方式适合在“非专业”情镜下做为点缀(如:节日、送礼、慈善等不属于英雄的专业范畴的活动),如果在“专业”上也用2化表现,那也便真2了。
3、“有爱”的平民化消费
这是一个“向玩家狂发游戏筹码”的活动,活动并无挑战,所以人都可以参与并获得奖品的活动,2化表达与平民化消费一拍即合。
二、体贴化的“有爱”表现。
亲切生活化的有爱表现,区别于将权威2化的有爱,它源于人们心底对母爱的渴求,被保护关心被体贴的渴望。图3为一般的商业化网页,以表达其专业为主,在给予产品高度的同时也产生了距离感。图4为生活化的“有爱”表达,用了“亲笔手绘”,“员工现场操作”等生活化的表现形式,犹如他就在你身旁为你量身定制一款专属你的产品一般,大面积的“斜面版式”颠覆了传统网页横平竖直的方式,画面显得轻松活跃,虽牺牲庄严感可能带来的专业感,但却能为产品的人性化表现增添许多亮色。
1、有爱在有爱活动中的合理表达
这是一个飞行游戏与饮料厂商合作的广告专题页,“喝饮料,拿道具”。斜贴的大标语,邮搓,手写字,让人感受都有吃有玩有奖的欢乐轻松气氛。
2、有爱在无爱产品中的品牌暖化
这是一个“创可贴”的广告,不识韩文的朋友可能误以为是家族聚会或咖啡广告,画面中的咖啡、超人,还有Q版化的明星伙伴,给予了冰冷药品以轻松、安全、欢乐气氛,远离疼痛的冷酷,感受到了欢乐和健康的“有爱”氛围。
--------------------------------------------------------------------------------
PS:关于“有爱”的学习
啰嗦了这些关于爱的表现之后,我唠叨些关于技巧的学习,中国人在讨巧的经验学习和技法抄袭中错过了多少体验,拿审美的表现来说,任何一种视觉消费都可能产生相应的疲劳。从“春哥”到“凤姐”再到“小月月”,近年的审美的突围,在扭曲的速食中很快的兴起,又很快灭亡,千千万万人“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在技巧和方式速食的路上让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在“爱”的路上又真正走了多远?